中新网6月30日电《香港商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种种迹象显示,随着中产阶层数目的急剧增加,中国内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高端消费也日趋普及,为投资者带来新的发展商机。及早把握和拓展中高档产品的消费市场,是开拓内地零售业及家庭
文章摘录如下:
海外一项权威的全球性市场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城市中产阶层正迅速崛起,他们正成为市场的消费重点,且整体消费能力将超过富裕阶层。按内地现时的划分标准,年收入2.5万元至10万元的家庭列入中产阶层,低于2.5万元为低收入家庭,10万元以上者为高收入家庭。中产阶层中,年入2.5万元至4万元为低中产阶层,4万元至10万元为高中产阶层。有关数字显示,现时内地城市家庭年入在2.5万元以上者,仅三成左右,但预期到2010年,中产家庭比例会升到五成,到2015年更升至七成。
中产阶层家庭数目的急剧增长,必然带来市场消费的上升,令消费模式、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中产阶层崛起是内地经济发展及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体现,它和其它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中产人士的年龄普遍较低,25至40岁年龄层占了很大比例,这与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批年轻一代专业人士及企业家出现有直接关系。而外资及民企的迅速发展,也与内地城镇中产阶层的崛起有密切关系。由于内地中产阶层人数增长快速,且趋年轻化,其消费能力增长惊人,未来将成为零售市场的主要消费依托。
内地现时存款的储蓄率甚高,平均维持在20%以上水平,是世界上存款率最高的国家。存款率持续高企,自然消费意欲受到影响,不利于零售业的发展。内地城市家庭的存款率长期高企,个中原因很多,但其中一条,就是中国民众的忧虑太重,尤其是对医疗保健、退休养老十分忧虑。未来随着中产人士数目的急增,对住宅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会日趋殷切,住房及保健肯定会成为两项重要的消费。目前,这两项消费占内地城镇家庭总开支的平均比例,尚不足一成,预期到2020年,上述两项支出将占家庭总开支的三成以上,使内地市场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近几年在房地产业持续炽热的同时,与住房问题密切相关的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家居装修、家庭电器等行业日趋红火。医疗保健方面,近年与之相关的保险业体检、医疗服务、药业、医疗设备及休闲保健业等,也成市场焦点。上述产业的崛起,无形中推动了内地整体服务业的兴旺。事实上,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开放进程中,服务业是一个重点领域,因此也是吸引外资较多的地方。但现时内外资在拓展服务业时,尚未能准确把握中产阶层的消费趋势。
中产阶层群体的变化,一方面使内地市场结构急剧调整,越来越多的高端消费品包括豪华、奢侈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也使消费模式逐步改变,尤其是服务业消费不断普及。以往,日用消费品是消费主导,故服装、食品、家电等产品一向占消费市场的很大比例,令工业生产不断发展。但在中产阶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住房、汽车、教育、通讯、旅游、休闲等消费近年大幅上升,实际上正是消费加快向服务业转型的表现。可以肯定,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上述这些服务类消费的比重便越来越重,这正是内地消费模式不断变化的结果。
故此,现时包括港企在内的生产加工业向服务业转型是内地消费群体尤其中产阶层崛起的结果。它一方面为港企转型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内地市场消费模式的转变。故未来中国内地中产阶层家庭的迅速增加,对中国社会、经济、民生变化有重大意义。按照相关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中产阶层的家庭人数超过一半时,社会的服务业消费及高端消费将成为主流,并带动整个社会的繁荣。海内外投资者在拓展内地市场的过程中,须关注中产阶层的变化,及因此而带来的消费模式的转变,它将会对未来中国的整体社会形态产生重要影响。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