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府前日宣布,调高武汉市最低工资标准,中心城区每月700元,远城区600元。而近14年间,武汉的最低工资已经上调5次,从最初每月200元上升到现在700元。这种增长可谓“与时俱进”,有目共睹。
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强制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使用人单位不能无限压低劳动力价格,其保障对象是低收入者。这些人干的是“脏苦累”的活,岗位门槛低,市场上竞争力不强,极易受用人单位摆布。政府实施强制保障,体现了对低收入劳动者的人性关怀,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武汉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始于1995年,此后中国经济一路高歌,武汉经济蓬勃发展。我们的财政收入今非昔比,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发展是为人的发展,发展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发展,表现在经济、基础设施、城市面貌上,但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十几年来,武汉居民收入增加了,生活好起来了,这是发展的结果。
中央现在强调,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共享,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让低收入者分享发展成果,让他们的生活水平水涨船高。共享,一方面可以寄望于市场机制,比如近两年来,进城务工者的工资增长较快。另一方面,共享有待于政府的公共政策,比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也包括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让低收入者分享发展成果,政府是一个关键角色。
去年以来,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国内物价指数攀升,使民众普遍感受到“财政压力”,增加居民收入的呼声遂起。日前,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宣布,在省内实施“工资倍增计划”,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工资每年递增14%以上。对此,媒体上议论纷纷,赞赏者有之,怀疑者有之。政府实现职工工资增长,这有没有可能,用什么办法,目前尚有待观察。
但是,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政府有条件去做,可以先做起来。物价上涨过快,对低收入家庭冲击最大。如果政府想帮助他们,可以提高最低工资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以扩大各类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广东东莞市近日宣布,财政拿出1.2亿元,给12.2万低收入市民发“红包”,这是一种立竿见影的办法。
让低收入者分享发展成果,武汉市已经做了不少工作,诸如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在炎炎夏日,开设居民纳凉点,保障低收入家庭度夏。这次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给全市的保洁员、超市收银员、小餐饮服务员带来福音,其月薪可望增加百余元,千万个家庭从中受惠。
共享也好,分享也好,其前提是发展。只有武汉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了,武汉才有财力增加公共品的供给,帮居民省钱,尤其是让低收入者得实惠。发展是为了共享与分享,而共享与分享更应化为发展的愿望和动力,推动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层楼。
稿件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