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废旧手机大量流入二手市场
“高价回收手机”,类似的广告对于市民来说并不陌生。许多市民可能还打过上面的电话,借此将“闲置”在家的手机处理掉。而正是通过这种渠道,大量废旧的手机流入了二手机市场。
多年来从事手机生意的潘先生告诉记者,二手机翻新售卖,不仅坑害消费者,更可能对人身造成严重危害。
潘先生说,不久前,有一名客人,贪便宜买了一部二手机,没想到有一天,放在裤子口袋里的手机突然爆炸,裤子被烧了一个大洞,大腿也被烧伤。这名客人多次跟卖他手机的老板协商,无奈人家根本不认账。潘先生说,根据他了解的一般常识,不在标准控制下生产的翻新机,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短路、过热自燃及爆炸等危险,危害人身安全。
对于那些没有利用价值,最终被商贩或消费者当垃圾随手扔掉的手机或配件,一手机厂商的技术人员在接受记者咨询时介绍,废旧手机的电池和其他一些零部件中均含有铅、镍、锌、镉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果不经专项处理而随意丢弃,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
现状:企业回收遭遇“空桶”尴尬
事实上,废旧手机蕴藏着巨大商业价值,手机中很多零部件由金、银、铜等贵重金属制成。资料显示,1吨废旧手机电池可提炼出100克黄金,而一般金矿石每吨含金量仅为5克,即使是高品位的矿石也不过几十克。因此,科学地回收利用这些“电子垃圾”完全可以实现变废为宝。
但目前在手机的回收过程中,企业的遭遇却非常尴尬。深圳市泰力电池回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种废旧电池回收与处理的再生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也包括手机电池。该公司总经理张永详告诉记者,现在他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回收渠道不畅通,去年,他们在一些商业区、居民小区设置了2000个不锈钢回收桶。结果,一年过去,回收的手机电池寥寥无几,而不锈钢桶却只剩下几百个。
2006年年初,中国移动、摩托罗拉、诺基亚联合发起“绿箱子环保计划——废旧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绿箱子”有两种回收手机方式,一种是以旧机
换新机;第二种是现金回收。该计划在包括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在内的全国几十个重点城市中展开,但“绿箱子”捧场者并不多。以深圳为例,深圳在2007年5月17日开展“绿箱子环保计划”活动,但截至今年6月,仅累计回收2020部旧手机。
而深圳目前的移动手机用户已突破1400万户,手机的更新换代惊人。据保守统计,手机平均使用年限不超过3年,如果按照3年计算,深圳一年被淘汰的手机将近50万部。
声音:市民应降低手机更换频率
关于废旧手机的处理问题,环保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废旧手机今年已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即将在8月份生效。不过他承认,与生产性废物比较,手机作为生活性废物,在管理上存在难度,关键要看能否收得上来。他指出,深圳在处理废旧手机的技术上不存在问题,许多有资质的回收企业都能接收并处理,但问题是,他们可能是“无米之炊”。因为手机的回收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也不是他们环保局一家能做到的,需要全社会综合治理,建立一套有效的回收体系。有专家认为,治理废旧手机,应先从人们的消费习惯着手,降低手机的更换频率是减少手机废物产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来源《江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