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劳动就业部门把复转军人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积极为复转军人提供各项就业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取得显著成效。
一、提升服务水平,落实扶持政策。认真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不断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为复转军人开展就业服务。在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政务服务中心和惠民中心开设复转军人就业服务窗口,开辟了以审批《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和减免税费手续、接受再就业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绿色通道”,为复转军人提供就业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年以来,全市劳动就业部门为复转军人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1322个,办理小额担保贷款62笔、124万元,为672人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35605元,202名复转军人按时足额领到了失业保险金36.5万元。
二、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市场就业。积极联系用工单位,广泛收集适合复转军人的就业岗位,努力为复转军人和用工单位搭建就业平台。今年以来,全市组织7550名复转军人参加各类招聘会,通过双向选择,1352名复转军人与用工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协议。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省外劳务输入地的联系,积极组织复转军人开展省外及海外劳务输出。目前,达州市已与北京海淀区保安公司、福州消防支队、中核22公司、中国远洋总公司、四川外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外用工企业建立起了长期劳务输出联系。组织输出2653名复转军人省外就业。
三、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广泛利用各类培训资源,积极为复转军人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市场就业竞争力。今年以来,全市共为1965名复转军人开展了免费技能培训,开设了电工、焊工、厨师、驾驶等20余个专业,投入培训经费60余万元。经过培训,1420名复转军人实现就业。同时,以开展创业培训为龙头,向参训学员提供项目开发、创业指导、小额贷款、税费减免、融资服务、创业孵化等“一条龙”服务。全市共为580名复转军人开展了免费创业培训,培训后165人成功创办企业,353人实现自谋职业。
四、实施就业援助,开展就业帮扶。一是深入摸排困难对象。劳动就业部门认真对全市复转军人中的零就业家庭、长期失业人员等困难对象上门走访。深入调查其家庭成员的技能、特长和要求,对285名重点帮扶对象建立了完整的台账和专门数据库,纳入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了解他们的就业动向,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二是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各级劳动就业部门积极深入各乡镇、街道、社区,广泛收集各类就业岗位。对政府新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安置生活困难的复转军人就业。今年以来,全市共有385名复转军人在社区街道保绿、保洁、保安、环卫、城管协管员、交通协管员、河堤保洁工等公益性岗位上实现了就业,切实保障了复退人员困难对象的基本生活,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