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孙海涛,2005年8月从市清江轴承厂下了岗。刚开始整天在家吃了睡,睡了吃,也不开手机整日就对着电视机。想到家里处处要用钱,一家人就靠自己的这点薪水来养活,现在作为家里唯一经济来源的自己又下了岗心里很是烦躁,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想想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心酸。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想了很多,很想再去找份工作,可是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找到适合的工作很难,也不知怎么去找。正在我彷徨无助之时,向阳社区劳动保障站的同志来到我家了解情况,并热情鼓励我再就业。在她们的帮助下,找到了帮别人更换煤气罐的工作,具体的说就是负责换煤气罐、充气,哪家的煤气用完了打个电话,我就要给他们去换气,这样每次我给他们送一次,就可以赚到二、三元钱。工作虽然非常的辛苦,但起码每天有了个奔头,有工作可以做,用自己的努力来养活一家人,自己也是非常的知足和感激。 但是好景并不长,在我做这个送煤气工作的一年后,由于煤气管道的开通,家家都用上了管道煤气,很少有人用罐装煤气了,我又不得不再次失业。第二次的失业使自己的情绪更是低落,甚至可以说是心灰意冷。正当我感到绝望时,向阳社区劳动保障站的同志得到了消息,主动上门帮我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知道我以前在轴承厂干过维修工作时,她们毅然地鼓励我搞家电维修服务。 正所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听到这个建议我突然感觉到豁然开朗,但在高兴的同时我又感觉到压力重重,我一个下岗工人一时要租门面开门市资金是最大的问题,经过向朋友东拼西凑几万元钱后,开始了我的创业旅程。不久,我的门市开业了,在开业后我面临了很多新的问题:维修技术问题、行业竞争问题等。我深知自己的这个创业机会来之不易,我对此非常珍惜,并下决心只准成功不准失败。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利用白天时间进行各种电器的维修,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利用晚上时间查阅相关书籍,仔细研究线路图及相关的机械故障。在我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攻破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面对行业竞争我认清了形势,找准了服务点,处处做到热情细心,时时以"顾客就是上帝"为宗旨。顾客需要上门维修的,我就上门维修;顾客需要送店维修的,我就到顾客家将电器取回店中进行维修,家电修好后实行送货上门服务。为了能做到回头生意和带动市场效益,只要是顾客需要的就是我最值得做的,有时哪怕就是不赚钱的我都干。 但开业没几个月,资金上又周转不过来了,当我再次的遇到困难的时候,社区的工作人员再一次帮我申请了再就业小额贷款和社保补贴,使我再次的度过了难关。现在经过两年的努力,在淮阴区的凌淮家电维修服务中心不断在壮大,我代理了海尔家电等几个品牌的售后服务维修。目前,我还在涟水安东路上开了一个1000多平方家电经营和售后维修等一条龙服务店,在淮安市淮海东路上租了260多平方米的店面现在正在装修与八月份开业。并且还解决了10多名工人的就业问题,其中有4名下岗失业职工。 由当初的下岗失业人员,到今天自己拥有了几家家电的店面以及售后维修的门市,每逢回想起这些都让我感慨万千,今天能够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党的政策,社区居委会和朋友们的支持与帮助,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我真的难以想象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也深深地明白的一个道理,人活着就必须要有信心,有了信心才有了支住,才不会这么容易被打跨的。只要不怕吃苦、善于学习,认真思考,只要坚持住肯定会有机会的,一定会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希望像我一样下岗的同胞们一定不要放弃希望,坚持就会有机会。下岗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自己,从零开始,不断的发挥优势,克服缺点,把再就业工作做的更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也希望现在还在犹豫不决、徘徊不定的人要振作精神,相信自己,努力学习,敢于创新,同样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共建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奋斗! 供稿人:赵根 李洪成 姜红兵 |
稿件来源: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