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综合报道
  • 经济形势
  • 劳动就业
  • 政策法规
  • 热点推荐
  • 创业新闻
  • 创业指导
  • 创业课堂
  • 创业故事
  • 大学生创业
  • 郭士纳:从蓝色巨人到私募大佬

    创业故事  加入时间:2010/6/4 21:20:45  科杰在线 pc354.com
      将蓝色巨人IBM拉出泥潭、让大象跳起华尔兹,使郭士纳(Louis Gerstner)一举成为20世纪最负盛名的高级经理人之一。零贰年,他从IBM功成身退后,被美国四大私墓基金之一的凯雷集团聘去做董事长。不过,眼下郭士纳又将从凯雷集团离任,从而将更多时间专注于自己的某些爱好。 
      卖薯片也赚钱 
      郭士纳受命于“蓝色巨人”的危难之际,并成功地使其起死回生,已成为全世界的商学院、管理学院的经典案例。人们一遍遍地讲述,从卖薯片到卖电脑软硬件及客户服务之间,其实没有太远的路。
      1962年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后,郭士纳进入麦肯锡公司,1977年加入美国运通公司。正在他如日中天之时,运通公司与另一家公司的合并,使他与唾手可得的总裁之位失之交臂。 
      恰巧1989年美国最大的私墓基金之一KKR公司以250亿美元买下以生产薯片和饼干闻名的纳贝斯克食品集团(RJR Nabisco)。KKR创始人克拉维斯找到郭士纳,希望他能来主导纳贝斯克的重组和改革,郭士纳接受了。 
      郭士纳先是广泛考察了集团分布在全球的20多家工厂、超市,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之后开始坚定的改革。他撤掉了糖果等滞销食品生产线,大力推销如薯片、骆驼牌香烟等畅销商品,并卖掉了集团的喷气式公务机机组和豪华的公司大厦,裁员3000人,降低成本,把巨额财务赤字降了下来。在一系列改革之下,纳贝斯克在郭士纳入主3年后的1992年就实现了近3亿美元的净收入。
      大象也善舞 
      与此同时,一个比纳贝斯克更为庞大的蓝色巨人,当时正深深陷入一场“巨人危机”中,几乎面临分崩离析。 
      IBM曾经是计算机领域的“带头大哥”,1985年IBM的通用大中型机独占世界市场的70%份额,大型机的毛利率高达85%、中小型机毛利率也高达50%。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计算机小机器化,证明了IBM对市场发展方向判断的失误。IBM公司从1990年开始连续亏损,1993年亏损额高达80亿美元,三年累计亏损168亿美元。另一方面,IBM的股票狂跌至每股40美元,个人机份额被挤出前三名,大型机更是空前萧条。 
      IBM被视为一只体格庞大却行将灭亡的恐龙,许多人认为IBM的问题在于规模太大,以至于不能迅速反映市场变化,主张将其拆分。但其实早在运通公司工作时,郭士纳就已经接触到了IBM真正的症结:客户服务。 
      经过90天的调研,郭士纳开出的药方是:保持IBM作为一个整体,但要对这一庞然大物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他说:“IBM需要的是高度关注外部市场,关注客户,服务客户,做客户成功需要的事情。”他开始拜访每一家IBM客户,了解客户的需要。他改革销售体制,将人员从15万人减少到7万人,并顶住压力大量裁员,使这个庞然大物能够轻装上阵。 
      最大的变革来自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历史上IBM是以硬件为主的公司,郭士纳将软件和服务部门推到前台,共同成为三大支柱,核心就是使IBM成为一家专为客户解决问题的企业。1995年,IBM收购了莲花公司(Lotus),使其企业网络市场份额扩大了3倍,达到46%。 
      1998年,郭士纳果断地喊出“PC已死”,并开始削减一系列部门,将扭亏无望的个人电脑部门卖给了中国联想集团,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器管理和数据处理服务成为新的生财之道。 
      IBM起死回生了。在郭士纳任职IBM的9年里,公司的股价上涨了1200%。如今,IBM的全球服务部门已成为其最大的利润中心,2007年的收入实现了150亿美元。
      凯雷的高级顾问 
      “当我离开IBM的时候,我想我的下一个职业将会与一个更加多样化的业务有关。”郭士纳说。管理单一的公司,对他而言已经不再具有挑战性,他也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他想过一种可以同时做几种事的生活。那时,他的大量时间用于支持癌症研究。 
      郭士纳退休后接到八九家私募基金的电话,邀请他成为合伙人。在与五家私募基金长谈后,他发现了凯雷集团的与众不同。在郭士纳的眼中,凯雷集团并不像许多其它私募基金一样只对进行交易感兴趣,而是对于创造一家公司或者一个组织感兴趣,这对他是最大的吸引力。 
      郭士纳说:“在凯雷工作使我仍然能感觉到商界的脉动。我对于评价一项投资建议或者考察凯雷所投资的公司有兴趣。这是一项非常好的选择,它使我能够参与商业活动,同时又不必介入公司的日常运作。” 
      这份工作并不是一个全职的工作,作为董事会主席,郭士纳要做的也并不是具体地管理一家公司,而是投资战略、评估公司、组建管理团队,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个高级顾问。 
      于是,零贰年年满60岁的郭士纳从IBM退休后,加盟了凯雷。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凯雷就开始拓展亚洲市场。早在2000年,凯雷便已试水中国,但只参与一些数额较小的投资项目,郭士纳决心把凯雷在中国的投资推高一个浪潮。他主导凯雷收购了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25%的股权,并花了3年时间,成功邀请到“台湾保险之父”、十分熟悉太平洋保险的潘燊昌担任CEO。 
      对于徐工集团50%股权的收购意图在中国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虽然最终功亏一篑,但可以看到他布局中国的决心。 
      不过凯雷集团日前宣布,郭士纳将不再担任董事长,他将于9月底开始担任收购基金高级顾问,为该公司亚洲、欧洲、日本和美国的收购基金提供建议。(张楠)
      来源《中国证券报》

    热点推荐
    综合报道
    经济形势
    创业新闻
    创业故事
    联系我们 | 客户案例 | 热门影视 | 音乐试听 | 在线短片 | 游戏在线 | 动漫中心 | 笑话 | 热点关注 | 安全公告 | 系统教学 | 软件下载 | 生活常识 | 创意 | 源码 | 资源 | 美女写真 | 壁纸 | 系统美化

    地址: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花园 电话:0551-4214636 邮箱:pc354@pc354.com QQ:55769640 
    版权所有:合肥恩源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科杰服务(www.pc354.com)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024分辨率浏览本站,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