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我市已有近2万人进入新农保,首笔农村老年居民养老补贴下月开始发放。今年财政将安排1亿元资金,确保到年底全市30万农民参加新农保。
“种了一辈子田,老了还能跟城里人一样按月领‘退休金’,没想到我们还能赶上这样的好事。”在六合区八百桥镇峨嵋山村劳动和社会保障站,66岁的万仕洲乐呵呵地说。根据新政,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农村居民,不用交钱就能享受养老补贴,这样一来,从今年10月份起,老万每月能领取33元的养老补贴。
目前,南京市有近百万农村劳动人口和老年居民还没有基本社会保障,大部分靠土地和家庭养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各区(县)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数。缴费比例为8%,其中,个人缴纳4%,市、区(县)政府补贴4%。按照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020元测算,农民个人月缴费为27元,年缴费额320元,绝大多数农民能够缴得起。
为了鼓励农民参保,新政规定,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后享受的待遇越高。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保中心龚向东科长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58岁时选择参保,只需缴纳2年约657元的费用,到养老年龄后,就可按月领取养老金,按目前标准计算,约816元/年。不参保的,只能按月领取养老补贴341元/年。由此可见,越早参保,享受的待遇就越好。
据悉,南京市各区(县)新农保工作已于本月全面启动。其中,六合区的参保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其他区县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3年内,财政将安排3个多亿的资金,将近百万农村劳动人口和老年居民纳入养老保险范畴。
来源:南京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