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建立农牧民工等弱势群体维权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1—8月,全市主动监察用人单位2926户,涉及劳动者12.57万人次,督促补签劳动合同1.87万份,为1816名劳动者追发工资款519万元。
采取多种形式,有效提高用人单位特别是农牧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法律意识。会同新闻媒体以图文滚动播出、开办专题讲座、政策专栏、接听群众热线等方式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和农牧民工维权案例。深入到建筑施工企业和农牧民工中讲解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劳动合同法》、《最低工资规定》、《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等劳动保障政策和法规知识。
实施源头治理,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工资支付行为。集中力量深入到建筑施工企业,督促用人单位做好劳动合同签订工作,明确要求用人单位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严禁将劳动者工资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
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切实保障农牧民工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努力做好农牧民工的工资追讨工作。安排专人受理查办农牧民工工资投诉、举报案件,简化了投诉、举报程序。加强日常监管,深入建筑施工等企业检查工资支付情况,纠正劳动保障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监控档案加以监管。对拖欠工资又拒不整改的用人单位,依法进行行政通报、新闻曝光、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
协调合作,打造了维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新机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建设、工会、法院、监察等部门协调配合,从重从快处理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案件;与司法等部门合作,开通了农牧民工维权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开展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工作;与交通部门配合,密切监控重点建设项目,使其不发生拖欠工资等投诉案件;与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对农牧民工工资工作开展立项监察。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