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市场报报道 今年,合肥市在省确定实施18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新增实施10项民生工程。如今,这些备受关注的民生工程进展如何?广大老百姓从中获得了哪些实惠?记者近日就部分民生工程项目,来到合肥市民生工程协调小组了解了相关情况,并采访了不少合肥市民,从他们的实际经历中感受民生工程带来的惠民利民之处。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合肥市市区共确定25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7万亩,房屋拆迁面积约1200万㎡,目前庐阳区已开工建设,其余各区正在组织实施。 截至目前,3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计划已布置到合肥各县区,5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近期已获省厅批准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用药品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供应商遴选招标工作已委托市招投标中心开展,目前供应商招标工作已经完成。 合肥市共有3.45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资助,资助金额为2569万元。目前,春季学期助学金已全部足额发放到人。2008年秋季学期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已经完成,待省教育厅下达资助指标并下拨配套资金后,即可进行2008年(秋季学期)的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 关键词:医疗救助 逐步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水平 案例:家住三牌楼街道的李胤今年18岁,不幸患上血友病,家境十分困难。李胤每个月需要一种叫“凝血八因子”的注射药,昂贵的药价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街道得知李胤的情况后,立即在最短时间内帮助他们办理了“医前救助”,及时缓解了他家的困难。 最新进展:合肥市提倡有条件的县区将城乡低保边缘人群逐步纳入救助范围,实施阳光救助,改进救助方法,实行医前、医中、医后救助和一次性定额医疗救助相结合,并增加“慢性重症病”等,视救助资金状况为救助对象代缴参保(合)费用中的个人负担部分。截至10月底,累计救助城乡特困群众13.56万人次,实际支付医疗救助资金1469.41万元。 关键词:医保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案例:家住合肥市蜀山区的李女士,这几天因患胆囊结石住进了医院。李女士没有工作,家庭条件并不宽裕。2007年5月,李女士花120元参加了合肥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让她高兴的是,这次住院她享受到了近一半的报销比例。 最新进展:合肥市大幅提高参保人员医保基金的支付比例,在原有的基础上平均提高10%;建立18周岁以下少年儿童、在校学生意外伤害保险;2007年参保人员待遇享受期延长3个月,延长期内不再缴费。目前,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75万人。 关键词:“零就业” 实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程 案例:合肥市瑶海区大通路街道的唐钢,今年36岁,几年前,因为企业破产失了业,其年龄偏大,又没有一技之长,唐钢一直没有找到较为稳定的工作。而他的妻子,也因身体原因无法工作。街道在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过程中,经多方努力,让唐钢到大通路派出所做起了勤杂工,每月有了600块钱的稳定收入。 最新进展:合肥通过建立创业服务基地,将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目前,百帮创业基地已帮助206名零就业家庭成员成功实现创业;取消了对从事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年龄限制,将范围扩大到城区所有零就业家庭成员等。截至目前,该市摸排出的3725户零就业家庭中,已有5005名家庭成员实现稳定就业,财政拨付资金688.86万元。 关键词:义务教育 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案例:家住合肥义城镇义城社居委的徐白林父母都没有工作,还有病在身,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眼看着到了上学的年龄,徐白林一家为学费发愁。义城中心小学得知这一情况后,申请给他免费读书。现在,徐白林已经正式成为了义城中心小学的学生,当然他不需要交任何费用。据悉,仅在义城中心小学,就有50多个家庭困难的孩子得到了“全免费”的义务教育。 最新进展:截至目前,春季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已全部发放落实到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已惠及到全市52万名在校学生。 关键词:住房保障 建立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机制 案例:李女士和女儿租住在义仓巷,是一个单亲家庭。生活的困难,让李女士对廉租住房租金补助特别关注,最近她经常到庐阳区房产局服务窗口咨询今年租金补贴何时发放。李女士告诉记者,如果没有了租金补贴,她和女儿的房租就要从每月微薄的收入中扣除,会让母女俩生活更困难。根据今年的租金补贴标准,她俩每月能领到280元。 最新进展:截至10月底,合肥市累计对4629户符合规定条件的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了廉租住房租金补贴731万元。实际建设的廉租住房为2166套、107191平方米,超出省计划数846套。 关键词:小区改造 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案例:10月22日上午,寿春路215号小区整治工程正式开始施工,这是合肥市庐阳区今年启动的第二个老旧小区整治工程。为彻底根治老旧小区脏乱差现象,庐阳区今年共投资432万元对寿春路215号小区和德胜门小区进行整治。 最新进展:以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宗旨,合肥市积极进行配套设施完善、环境综合整治,2008年对西园新村、德胜门小区、铁路二村和寿春路215号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截至10月底,已拨付资金697.26万元,四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德胜门小区和西园新村两个小区已基本完成综合整治任务。 关键词:优惠 特殊群体乘坐公交车实行优惠 案例:家住西园新村的71岁姜老先生认为,自从办理了老年人免费乘车卡以后,觉得外出方便了很多,“没事的时候,我经常坐公交车去外面转转,会会老朋友、找个地方锻炼锻炼、看看新景色,十分方便。” 最新进展:对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军人、劳动模范实行免费乘车,对中小学生、城市低保家庭实行优惠乘车制度,资金全部由市财政承担,1~10月份,全市共发放六类优惠乘车卡37.3万张,约占公交IC卡发行总量33.6%,受惠人次达6393万,市财政拨付补贴资金2553万元。 民生期盼: 市民徐秋丽: 我的孩子读小学五年级,今年孩子上学他只交了100多元费用。这100多元交的绝大多数都是书本费,还有作业本和学生自愿购买的配套基础训练册等。对于特别贫困的家庭来说,100多元的书本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希望义务教育下一步能进一步减轻学生家长尤其是家庭困难户的负担,实行全免费政策。 市民郝盼富: 现在,民生政策已经向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为他们提供资助。但是有一个特别的群体往往被忽视,那就是贫困高中生。因为政府资助一般集中在义务教育和大学阶段,希望民生政策能考虑得更加周全,将贫困高中生纳入其中。 市民宣岚岚: 今年的民生工程更加关注民生,提出了实施城中村改造及危旧房改造工程,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我发现,不少改造回迁房建设远离城市中心区,配套设施没有及时跟上。希望政府在制定改造工程的同时,兼顾复建点配套设施的建设,让回迁户搬到新家就能享受到新生活。(刘春 宗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