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骤增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更为现实,在一些高校,“急嫁族”近年来呈现出上升现象,不少人“依靠婚姻谋出路”,有人戏称“曲线就业”。这一现象既反映了当今女大学生们婚念价值观的转变,也折射出经济社会转型期人们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然而,高门槛征婚“曲线就业”的背后也带来了些许隐忧。
近日,网络上女大学毕业生热衷做全职太太,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女大学生之所以征婚,就业压力大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受利益驱使以及传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嫁个好老公,少奋斗10年”,等心态影响,期盼通过婚姻找到一个好出路,其实,有房有车者未必有钱。诚然,美女大学生们自己有权选择婚姻和人生。笔者以为,女大学毕业生首先应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婚恋观、就业观,如果一开始就看重物质生活,感情基础会比较薄弱,倘若有什么婚外情、感情破裂的话,再遇上婚托,到头来“曲线就业”不成,受伤只能是自己。
纵观女大学生就业难,既与社会传统和性别文化偏见、相关平等就业权益保障制度的缺失有关系,也与目前女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取向、职业认知有关系;其实,就业观念不成熟和综合素质欠缺,也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温总理反复强调:信心比货币和黄金还重要。有了信心,才有力量的源泉,才有勇气面对困难。如何破解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笔者认为,政府应当制定相应政策保护女性就业权,实行弹性就业政策;高等学校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开发职业培训;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中心也要多开设就业心理讲座和“一对一”咨询。社会和媒体也要积极传递有效信息,加大男女平等的宣传力度,帮助大学生走出恐慌期。
女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曲线就业”,须谨慎与理性,别拿青春赌明天?面对就业严峻现实,首先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学会自强自立,在心理上要有自信心,要敢于竞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理念,保持良好择业心态;其次,不断加强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丰富自己,加强自己对各类岗位的适应性,从基层岗位做起;再次,善于发挥自身优势,降低职业偏好,寻找适合自身生理特点的行业岗位,拓宽就业领域和增加就业机会;最后,增强自我就业意识,敢于自谋职业或自我创业,力争在多元化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人生之路,大学生开网店,键盘敲开创业路,也给今后就业开辟了另一条道路。 “曲线就业” 并非对每个女大学生都是适合首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