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广泛调查的结果是,从农民个人来讲,一个月不到70元可保基本生活。但该谁来给农民提供这看似很少,实则总数庞大的养老资金?就有些复杂了。
每月70元就可满足农民基本养老
到底要维持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才能保证农民日常的基本生活?
“结合浙江大学社会保障政策仿真与人口数据挖掘课题组多年来在北京、福建、浙江、天津、山西、安徽、山东、宁夏等地区的调研数据,我们认为60岁以上农村老人的待遇领取标准应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130%或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0%至30%是最适宜的,应该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米红说。
据了解,200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块钱。也就是说,如果按照20%的最低水平,农民一年需要828元,一个月不到70元钱就可以保证其基本的生活。
山东莱芜的实践也证明这是可行的。山东省莱芜市公家庄村的贾培英老太今年82岁了,有两个儿子,他们每年只供她一两百斤粮食,此外没有任何零用钱可言。去年,贾培英老太参加了莱芜市的新农保。“共产党每个月都给我发红包包!以前我光吃馍喝水,现在,我自己买点油盐酱醋,一两斤鸡蛋完全没有问题。过年过节还能给孙子点压岁钱!我很高兴,很知足!”一说起新农保,老人家竟然感激地唱起“共产党好”这支老歌来。
“农村生活水平低,农民们又很淳朴,对福利他们并没有企求更高、更多,或是与国际接轨,只求保基本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当初制定政策的思路就是低水平、广覆盖。”莱芜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公室梁升介绍道,“农民只需一次性交360元至720元钱就可以参保,截至今年10月底,参保率已达84.25%。当然,初期领取标准也低,去年30元每人每月,今年涨到40元,明年市里准备再涨到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