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大力加速促就业
大学生创业 加入时间:2010/2/16 21:54:42 科杰在线 pc354.com
据了解,去年我省高校毕业生约44万人,数量居全国首位。今年,高校毕业生将增至约46.5万人。在很多行业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从而压缩就业岗位的情况下,我省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记者今天从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了解到,有政协委员建议加强校企合作帮助大学生就业。加强校企合作帮助大学生就业
据了解,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10万,其中省内的高校毕业生为46.5万人,加上外省来鲁就业和前两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预计我省有近70万学生需要就业。
省政协委员杨文建议,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对接高校人才培养和单位用人计划,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问题。杨文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与用人单位脱节,部分毕业生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不相符,从而出现了大学生难就业和用人单位招不来所需人才的两难局面。加强校企合作,让高校和用人单位在育人和用人问题上对接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也是必经之路。
杨文建议,应进一步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习实训基地、教师培养、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强沟通;同时,各地可在省一级由经贸、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联合设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在可能的情况下设立“校企合作专项扶持基金”,政府拿一部分,社会解决一部分,用于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工程师训练中心等平台建设和发展。
创业教育需“早下手,早准备”
在《关于改进我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的提案中,省政协委员陈宝明提出,应该建立健全高校内部就业指导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的师资,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和各类实用技能技术培训,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本领。
同时,应该把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前到义务教育阶段,即从初中开始,并延伸和贯穿于大学阶段,开设专门课程,进行强化教育,尽快缩短毕业生到社会后的适应期和磨合期。
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
省政协委员王磊等分析,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仍然偏高,对就业稳定性的要求逐年提高,部分毕业生心态浮躁,不愿从一线生产岗位干起,不愿到艰苦、欠发达地区工作,未能充分认识到创业本身就是就业,不愿自主创业。
对此,张庆明委员建议,除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外,政府应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零就业家庭毕业生
重点推荐就业
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受到省政协委员们的关注。有的省政协委员在提案中提出,要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对困难家庭的未就业毕业生,逐户、逐人登记,充实完善困难家庭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库,将困难家庭的未就业毕业生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体系。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对零就业家庭的毕业生,有关部门应实行跟踪服务,重点推荐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