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综合报道
  • 经济形势
  • 劳动就业
  • 政策法规
  • 热点推荐
  • 创业新闻
  • 创业指导
  • 创业课堂
  • 创业故事
  • 大学生创业
  • 央视:大学生就业 路在何方

    大学生创业  加入时间:2010/2/18 18:55:55  科杰在线 pc354.com

    央视《新闻会客厅》:大学生就业 路在何方

    李小萌:欢迎来到正在直播的《新闻会客厅》。就业问题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而应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现在就业问题当中的重中之重,今天我们关注这个问题。请到的嘉宾是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欢迎您。
    陈宇:大家好。
    李小萌:麦可思咨询公司总裁王伯庆。
    王伯庆:大家好。
    李小萌:我旁边最年轻的是康盛创想公司总裁戴志康。
    戴志康:大家好。
    李小萌:首先要告诉我们的观众朋友,三位对这个话题为什么有发言权。
    陈宇:就业问题现在不但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而且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问题。随着金融海啸的发生,实际上大家会看到,最后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最后集中表现在一点就是就业危机。
    李小萌:您为什么对这个话题有发言权?
    陈宇:我是中国就业促进会的副会长,我始终关注这个问题。
    王伯庆:因为我是回国创业以后,连续做了三年的中国最大的大学生就业调查和研究,所以我们现在形成是在国内最大的大学生研究数据库,所以我们每年对中国和23个教育大省出局研究报告,所以比较熟悉。
    李小萌:所以您的观点都有数据的支撑。
    王伯庆:对。
    李小萌:小戴,为什么对就业问题有发言权?
    戴志康:和前两位老师不太一样,我们是做具体工作的,我自己是2001年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开始创业,现在相当于既是一个大学创业的人,同时又是一个企业主,同时我非常关心年轻人,因为我自己也是年轻人中的一分子,非常关心他们的未来和前途。
    李小萌:现在非常流行魔术,我今天也是成为一个魔术师,在我说话当中,我们三位先生就被我从总裁、会长变成了三位正在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今天我们的谈话是从国务院刚刚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作为一个依托来关注这个话题的。对于这个通知当中几个非常抢眼的亮点,我们做了一个梳理。请三位和我来看一下后面的字幕,我们大概把里边比较有抢眼的亮点梳理一下,先看一下,到城乡基层就业,会给予薪酬、社保等的补贴。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可能会取消落户限制,当然直辖市情况另当别论。还会给提供就业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大概是200万的上限。如果是自主创业,会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不超过五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包括有三年的时间组织一百万学生参加见习,包括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会给学生提供生活补贴。这几个比较重要的亮点。我们从第一条开始说起,如果现在三位是正在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听到这样的一个政策出来之后,会不会选择到城乡基层去工作?
    陈宇:我肯定是响应李小萌同学的号召,到城乡基层去就业。我的理由非常简单,到城乡基层去就业是政府给我提供的就业岗位,政府给我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会比比如说中小企业,哪怕是大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更可靠。而且我到农村去当村官或者到社区去当社区的助理,我觉得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李小萌:您这个选择和薪酬或者社保补贴的刺激有关吗?还是说没有这个补贴你也会这么选?
    陈宇:没关,现在的我们大学生来说,三千块、两千块都可以,甚至一千块很多同学都愿意去工作。所以我先到政府去锻炼,特别是到基层政府去锻炼,我觉得对自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李小萌:好的,王同学,您的选择。
    王伯庆:假如我是一个理工科学生,我比较考虑我训练的专业性,我不太愿意到基层去做一般的工作。如果我是文科生,我就会考虑,如果需要我到西部,去支援西部,我就会考虑,因为一般来说,根据我们麦可思的调查,西部自己出来的考生只有45%的人,就是55%的人愿意在西部就业。这是为什么呢?西部主要是发展机会比较少,自己个人发展机会比较少。所以我觉得国家这次出台这个政策,给予到基层和西部一定的鼓励,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到了西部和基层去的学生会有一种担忧,我作为学生,第一,在基层工作两年以后我干什么?是不是国家继续让我长期作为公务员,而不是作为服务员待在基层。然后我看到国家的政策,说是在考研和在公务员录取上面会给我优惠。但是我又想到,如果我们去了20万人,其中优惠到一万身上,还有19万人,我们怎么能够解决呢?所以我希望看到国家还有一个政策,这个政策就是在我服务两年之中,第一国家能够给我不断,更新我的技能和知识,当我要回到产业界工作的时候,我有这个能力条件,就像过去的军用两用人才的培训一样。
    李小萌:您有这么多疑问,看来是选择不会到城乡基层去工作是吧?
    王伯庆:对,有可能。
    李小萌:其实陈同学肯定是有要反驳的。我们先听听戴同学的选择。
    戴志康:其实我个人觉得,如果我是一个大学生,我首先会倾向于让大学生不要那么挑剔,就是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因为现在我们大学毕业生确实数量很多。我们的所谓含金量和大学生整体的素质。
    李小萌:你二年级就创业,还是不把自己当回事吗?
    戴志康:当然,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但也不能太不把自己当回事。这样,现在我们中国的教育,实际上大学生不就业怎么办?在家里养着,养完了之后,宁可在家里待两年,他也不会去找一个比如说基层,或者到西部这样的工作岗位。而实际上这两年的时间你浪费掉了,还不如到基层锻炼一些实际的能力。所以客观地讲,可能有很多大学生是不愿意去到基层的。但是从客观的角度,如果你在没有地方可以选择的时候,基层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李小萌:像刚才这边反对的同学说了,那边将来的空间在哪里?
    王伯庆:我要是工作两年,你告诉我怎么办?
    戴志康:我觉得将来的空间不管是大还是小,其实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关键看你这个大学生到底毕业了之后本身素质怎么样,素质决定将来你能走多远。
    王伯庆:戴同学,我再提一个建议,就是我只是一个平均素质,我不是金子,我只是一个黄铜,而且90%以上得大学生都是黄铜。
    李小萌:我们听听义无反顾的准备要去城乡基层的陈同学的观点。
    陈宇:我觉得我们的同学们在过去上了很多很多年的学,上了十多年的学,他们不缺少知识,不缺少理论,不缺少他们过去学的很多的学问,他们最缺少是什么呢?就是对中国基层实地情况的了解。当政府现在给我们提供,当村官、当社区助理,政府给我们提供机会,提供薪酬,提供支持让我们到基层去,我自己说实在的,我是很多年以前,我是1967年大学毕业的,大学毕业以后,当时我们的口号叫做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自己被分到云南的一个非常非常偏僻的大山沟。
    李小萌:您觉得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您的现身说法有没有效果?
    陈宇:我在那里十年的生活,对我后来一生的发展有非常大的意义。
    戴志康:我非常同意这个的观点,很多大学生去当村官,他就一定能把村官当好吗?其实也很难。因为村官不大不小也是个干部,所以干部也涉及到管理能力,他的素质,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分配各种各样的资源,行使各种各样的权力,所以实际上说一个村官和私有企业里的部门经理要求管理能力是差不多的,对自己的锻炼其实我相信也会很大。
    李小萌:但是知识改变命运,我考上大学就是想要走进城市,走上重要的工作岗位。
    王伯庆:很多大学生离开四川的农村,目的就是到大学来读书,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在成都,或者在北京,更大的城市就业,这些人应该说代表着非常多的群体。他们不是不愿意到西部去,或者到基层去,他们不会把到基层作为他一生的选择,他愿意作为几年的选择,通过这几年的选择过渡。
    李小萌:其实我们刚刚四个人都说,都是在人生的规划和方向。但是我们其实都离开现在新的政策通知,如果你去,会在薪酬、社保方面出现补贴,这样会不会成为一种刺激和引导呢?
    戴志康:我觉得对于就业难整体的形势来讲,我觉得会促进整体就业率的高。但是如果说大家都是将来就业非常好了,都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我觉得这个措施可能会力度需要再加大一点。
    王伯庆:这个同学说得非常好,现在大家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政策非常明显,国家也不会拿很高的钱。但是当整个经济好转了以后,这些人看着产业界的人开始拿更多的钱,这个时候国家要么加大力度把他们留下来继续工作,要么就是我们离开基层到产业界去。
    李小萌:今天我们面临的选择非常多,除了去城乡基层就业之外,现在也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在向我们招手。而且会提供取消落户限制,可能会变成城里户口。另外企业也会受惠,也会他去鼓励提供大学生就业,会不会选择去中小企业就业。你的选择我知道,一定是去。所以等会儿你说。
    陈宇:我觉得去中小企业实际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是中小企业是不是能够接受我,并不是说国家提供了这些政策,他们就会吸纳人,他们要根据自己生产和经营发展的情况。其次到中小企业去,我能不能在那里发挥作用。所以对我来说,我个人还是想,在我没有经验,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确切判断的情况下,我还是先想很可靠的到政府提供的岗位先去锻炼锻炼。
    李小萌:所以户口也不是那么一个诱惑了?
    陈宇:我就还是去当村官。
    王伯庆:我想的跟陈同学有点不太一样。但是我再讲一讲背景,非常赞成国家鼓励的政策。因为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非公有的企业雇佣的大学生,应届大学生人口占了58%,三本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占了雇佣大学生的53%,它是一个主力的雇主,而我们国家非公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是我们国家非常活跃的经济成分。陈同学刚才讲,我去了这种中小型企业会不会学到东西,恰好我的观点是相反的,如果给我这么一个机会,我认为中小型企业最能够学到东西,最具有挑战性,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我们讲非公有企业主要是什么呢?就是外资、合资和民营企业还有个体的,反而在国营企业是属于大的垄断性企业,进步的动力比民营企业小。
    李小萌:有更多的上升空间。是不是王同学把你的理由都讲了,有没有不一样的理由。
    戴志康:我如果作为企业主来讲。
    陈宇:他是一个创业者,他其实更适合自主创业。
    李小萌:这个时候他也要必须做选择。
    戴志康:因为实际上我们遇到,IT企业遇到问题就是大量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但是大量的IT企业也面临人才短缺、跳槽频繁、用人成本越来越大的问题,为什么呢?和企业主的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其实太少了。我们大学教育比如说我们做IT的,我们学PHT语言,大学教育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我所在大学里招聘只有自学的人,自学的人占百分之多少呢?不到10%,就是学计算机专业的,10%的人才有可能到我们这儿来面试。这样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两个供需,一边需求很大,一边供求也很大,但是不匹配,就是交体太少了。第二个你说取消户口限制,其实我个人讲,我到北京七年了,我也不是北京户口,但是取消户口限制取消是哪儿呢?大量是非直辖市的城市,这些城市一般来讲户口是没问题的。比如说广州,很早以前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这样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一直期望用一些户口限制,户口的政策吸引大学生就业,但是现在我作为企业主来说,我也没有办法应用到这个政策的好处。
    李小萌:你现在选择去还是不去?
    戴志康:当然会选择去,因为在中小企业里。
    李小萌:现在你作为企业主你会选择说,做出现在的选择。但是在当年你并没有选择去一个其他的企业,当时为什么不去做这种选择呢?
    戴志康:当时因为我觉得我自己有一个人生规划,我说我毕了业之后要开一家自己的公司,做什么样的事情,做一个软件,做完软件之后,我要把这个软件做成什么样,自己有一个自己的规划。当时其实我得到了很多机会,最高的一个机会年薪30万,大三的时候,但是我最后选择还是自己做,因为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接受说,我带着这个产品然后帮我组建一个团队在这个公司里做这件事情。我选择是要做这件事情,而不是一定要自己创业或者到哪家公司里去。
    李小萌:既然现在有政策引导去中小企业或者非公有企业就业,说明现在选择这个就业渠道的大学生并不是非常多,或者还不够足够。为什么?
    王伯庆:我来说一下,刚才我们看到数据,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是被非公有经济的企业或中小型企业所雇佣。相对说,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技术人才的条件非常高,就像刚才戴同学说的一样,就是说你们学的能力,在大学里跟我们企业需求是脱节的,所以我不需要你,而国营企业可能就是迁就的,宽容度要高一些。另外,由于我们现在中小型企业还有个愿不愿意雇佣的问题。我们发现去求职的时候,中小企业雇佣我们非常头痛。为什么?因为他们假如有三个人的活,他们情愿两个人干,为什么?因为他每多雇佣一个人,他要替这个人交相当于这个人工资社保的41.7%,其中企业负担30.1%。
    李小萌:我们现在有政策了,如果你解决毕业生的人数够一定量,会给你提供差不多200万上限的小额款的担保,对你有没有诱惑力。
    王伯庆:这个诱惑力激励不是太大,因为我们这个地方讲的,因为贷款都有一种条件。其实诱惑力比较大的就是对劳动力中小型企业,特别非公有企业尽量减少他们的社保负担,这会对他是一个很大刺激。另外,刚才戴同学讲的落户限制,中小型企业里面的落户限制受困扰很多。比如说在北京就是一个特点,大家到你这儿第一件事情问什么?国营企业不会,你能不能给我落实北京户口。我举个例子,在我的团队里面,我雇佣了北大和中科大的学生,可是我们雇佣北大的研究生都解决不了他的户口。我想想看,其他大企业怎么解决?所以这一点还是一个问题。
    李小萌:现在要问问陈同学,中小企业在哪些方面,待遇上或者提供的空间上改进了,你就有可能改变你的初衷,会到那边去需要就业呢?
    陈宇:实际上刚才这两位同学,王同学和戴同学都说了一件事,就是真正的民营企业对人才非常挑剔,为什么对人才非常挑剔?它养不起更多的人,一个人如果没有用,把他养在这里不但要付他工资,还要负担相当于工资40%的福利,所以他对人一定非常要求有用。但是我们的大学,刚才戴同学讲得非常清楚,所教他的东西恰恰就是企业所不需要的,而企业需要的东西,他在学校里又学不到。所以中小企业实际上要不要我这样一个人,它是非常挑剔的。所以出于我对他的这种挑剔的恐惧、畏缩,所以我有点不太敢去中小企业,到那儿,如果我这个人非常能干,非常能够为老板挣钱,做出他所需要的事,有一批大学生是这样的。这样的人在中小企业界是短缺的人,你问问他,他找得到找不到?
    戴志康:很少,很少。
    陈宇:他能找到这样的人,他一旦找到了以后,比他稍微强的一个企业会出更高的工资把他挖走,是不是这样。
    李小萌:你现在不是戴同学,成为你原来的身份,能不能回答这边陈同学的问题?
    戴志康:我觉得事实确实就像陈同学说的那样,企业的高端人才永远是短缺的,大学生里,其实我们之前,我们公司有三分之一的经理是当初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进来的时候基本上不太会的,当时是为什么?我们小企业雇不起优秀的人才,我当时可以选择说有潜质的,好学的,积极的,聪明的人来进入到这个公司来。但是当伴随这个公司的成长,实际上中小企业也可以为大学应届毕业生提供很多的机会。比如说当时我们在四年以前、五年以前有很多当时的应届毕业生,现在基本上都是公司里的骨干。所以这样,其实中小企业也并不是说完全说利益博弈这样一个行为,也会考虑到很多对他的成长后界的问题。
    李小萌:你能给选择你企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吗?
    戴志康:应该是可以的,如果我把他招进来,我会竭尽全力为他提供最好的发展空间。
    王伯庆:我想补充戴同学一句话,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其实提供的成长道路要比国营企业成长得要快得多,要受限制少得多。
    李小萌:好,我们马上听一下,自主创业,如果你自主创业,就免收很多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不超过五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这对于小戴来讲,当年这样的政策对你不是特别有吸引力是吗?
    戴志康:对。
    李小萌:你一下投入50万是吗?
    戴志康:最早我是没有钱的,我自己就是赚了点钱,头两年的时候赚了50万,所以都投入进去了。
    王伯庆:赚一点投一点,赚一点投一点。
    戴志康:对。
    李小萌:那你建不建议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自己去创业呢?
    戴志康:从客观上讲,我觉得大学创业,其实是我们这波,所谓80后创业者所炒出来的一个概念。
    李小萌:都赖你们,是吧?
    戴志康:也不能完全都是都赖,大学创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高风险的事情。我首先不主张说,你就业都就不着,你就去创业。为什么呢?你就业就不着,相当于你各方面能力、水准。
    李小萌:凭什么你行,别人不行呢?
    戴志康:但是我之前有很多的机会。
    王伯庆:小戴这个观点我特别支持,首先来看看中国大学生就业,就是自主创业的只占大学生的1.2%,本科生占0.7%,但是高职专科生占得多一点,1.6%。回答小戴这个问题。中国大学生创业主要是那种创业激情的人,48%是因为自己想创业,只有10%的人是找不到工作才创业。
    李小萌:不得已的。
    王伯庆:不得已的而创业的人实际上少数,创业是根据更高能力。根据我们的调查,他的要求的能力素质比被雇佣的能力要求高得多,而且他是那种特别有创业激情的人,所以国家这次政策我看到了叫做创业效益,这个非常重要,就是在我们大学中间要培养创业意识,要鼓励精英人才去创业。目前我们的创业人主要还是集中在销售业和娱乐业,而且我们创业的人中间,从事的职业60%以上是销售。
    李小萌:小戴自己有自己开发的核心技术才能做这个决定。
    戴志康:对。
    李小萌:你们两位看来都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自己去创业了,是吗?
    王伯庆:比方说我们现在创业最多的两个专业,就是两个方向,一个财经管理类,一个信息产业类。比方说我要开一个网上交易公司,我不敢创业。为什么?我要通过网上交易收费,国家要求我申请ICP许可,ICP许可必须是实际注册资本到100万,而你这个贷款五万太少了。
    李小萌:我想去城乡实现自己抱负的人,肯定不会选择这个了。
    陈宇:我现在对自己当老板一点信心都没有,但是我现在已经决定上戴同学那儿去打工去了。
    李小萌:您第二个选择改变了,是吗,您很看好戴老板吗?
    陈宇:可以给没有经验大学生提供很多机会。王老板也有这样的一个愿望。
    李小萌:你现在不愁了,有两个老板朋友都支持就业。
    陈宇:我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到基层工作。第二个选择就是到这样一些有成长性,对没有经验大学生有包容性的民办企业。
    李小萌:好的,我们现在的时间进一段广告,广告回来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怎么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广告】
    李小萌:欢迎回到正在直播的《新闻会客厅》,今天我们节目三位同学各抒己见,给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朋友,应该是提供了不少的借鉴。现在我们进行下面一个环节的话题讨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其中有两条比较抢眼,一个是说用三年时间组织一百万学生参加见习。另外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共同提供学生的生活补助。我们还是问问陈同学您会选择去见习吗?
    陈宇:我会选择去见习,我刚才说了,我上了这么多年学,实际上既不了解生活,也不了解生产,基本上就是非常没有社会生活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给我提供到一个企业去见习,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李小萌:那您担不担心会被企业变成廉价劳动力使用?
    陈宇:我觉得我自己一定要放低自己的心态,就是当廉价劳动力也是我人生的一个阅历,我相信每一个优秀的将军或者是元帅都应该是从最最平凡的士兵开始做起的。
    王伯庆:刚才就像戴同学讲到一样,我们培养的学生现在目前所学的能力,不是企业所需要的能力,很多能力,因此这个实习、见习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不太赞成把大学生继续留在学校里面,大学里面读双学位。因为他们的能力还是与社会脱节的,与企业脱节的。我是在一个多月以前就呼吁,应该把大学生送到进行在岗培训,国家出生活费,因为企业实际上是得不到好处的,企业还要付出代价来培训你。但是当企业把这个人培训好了以后,经济好转的时候,企业需要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无供的人选,能力人选,这个是一个方面。作为学生来说,我非常愿意参加这个活动,为什么呢?因为在我怎么样寻求去雇佣的时候,我如果能够到一个对口的企业里面去进行实习,去学到社会做事的经验,同时把自己不会的能力也在单位上锻炼出来。但是企业雇佣我的时候,至少在薪资上面要比我刚刚开始进入的要高。
    李小萌:两位都是看中了经验、阅历。因为小戴太优秀了,所以这一轮,我不让他扮演同学,还是扮演老板好了,你现在会愿意吸纳更多的见习生到你公司吗?而且你还要付给他们薪酬。
    戴志康:我觉得这个政策是相当不错的。因为实际上我们公司有大概200个同事,每年我们都会有十到二十大学毕业设计的课程在我们公司里去做,这样,实际我发现每二十个同学里,基本上会出来三四个、四五个会留在公司里的人。而这样的人通常都有几个的特征,比如说勤奋,比如说好学,比如说好问,比如说他表现出和其他同学不同的主动和积极。这样,如果国家可以一些政策性的扶持,比如说支持我们这样去做,或者说高校可以更加主动、积极和企业进行这样一种联姻的活动。我相信这样的方式,肯定会使得企业更多的去招聘大学应届的毕业生。很多时候我们不招是因为我不知道哪儿有好的,如果我熟悉了,了解了,我就知道,这里边可能有五个好的。
    李小萌:学生到你这儿见习,给了你一个了解他们的机会。
    戴志康:对。
    王伯庆:戴同学刚才说的一点,其实中小企业还有非公有非常愿意接受大学生去实习,这个不完全是责任感,他们有人确实愿意这样做,也自己企业积蓄人才,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可是目前从我们来看,高校更容易接触的是骨干企业,国有大型企业,其实这些企业反而不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企业提供的机会多。
    李小萌:所以学校要把这个桥梁架到中小企业之间去。
    王伯庆:我想说,大学最好的老师在读完四年书本知识以后,大学最好的老师是在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的企业里面。
    李小萌:陈同学还想问你,在找不到工作的时候,选择了去一家公司见习。但这个时候您的母亲,您的女朋友都会说,你还是没找到工作,我们还是替你着急了。
    陈宇:没办法嘛,金融危机嘛,普遍就业困难,我们是在积蓄自己的力量。我想我的母亲和我的女朋友应该能够体谅这一点。
    李小萌:还是不能说服他们,他们希望你出校门就能够有所建树。
    王伯庆:那我就是这样回答,我确实也试了,确实没有一个人想要我。
    李小萌:失败了。
    王伯庆:真的是,我就这么失败,但是我失败,我最大的特点是屡败屡战。我宁愿去做一个实习,也不愿意在家里做一个啃老的,至少这一点我还有很有勇气。
    李小萌:其实我觉得这个提升就业能力本身,很多的应急政策可能是在治标或者解决眼下的问题,怎么治本,大家的观点怎么样?
    王伯庆:我觉得这个首先实行,目前是一个应急措施。因为本来不应该留到大学后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脱节问题。从目前来看,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就是每五年至少由政府的劳动部门,对全社会企业要进行一个调查,了解企业对新的职业能力的需求,把它反馈于高校。然后高校进行教育改革,从改革和教学方式。另外在国外,从2003年开始,从美国开始高校半年,每一年都都对自己毕业半年后的学生做调查。


    热点推荐
    综合报道
    经济形势
    创业新闻
    创业故事
    联系我们 | 客户案例 | 热门影视 | 音乐试听 | 在线短片 | 游戏在线 | 动漫中心 | 笑话 | 热点关注 | 安全公告 | 系统教学 | 软件下载 | 生活常识 | 创意 | 源码 | 资源 | 美女写真 | 壁纸 | 系统美化

    地址: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花园 电话:0551-4214636 邮箱:pc354@pc354.com QQ:55769640 
    版权所有:合肥恩源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科杰服务(www.pc354.com)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024分辨率浏览本站,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