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综合报道
  • 经济形势
  • 劳动就业
  • 政策法规
  • 热点推荐
  • 创业新闻
  • 创业指导
  • 创业课堂
  • 创业故事
  • 大学生创业
  • 法学博士后讲述艰难创业故事

    创业故事  加入时间:2010/5/6 22:08:20  科杰在线 pc354.com

    尽管很多人都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生创业相对于理工科而言处于劣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是找到了一位纯法学学科背景、无工作经历的毕业生成功创业的例子。

    杨延超,北京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博士后,知易网创办人。1996年至2006年,在西南政法大学攻读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做知识产权法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经长期筹备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有实体公司,在北京市西城区一座写字楼内有一间约80平方米的办公室。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和感悟。

    有农民工兄弟认为他是同行

    “读博士期间我就在筹备创办网站,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直到2007年网站才正式成立,2008年又进行了改版。白手起家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说起创业最初的阶段,杨延超最大的感触就是事无巨细一切都要自己亲自做,其中既包括脑力劳动,也包括体力劳动,有一次还被一起搬东西的农民工兄弟误以为他也是同行。

    “那是在北大做博士后研究的时候,当时没有现在的办公场地,我就把一些办公设备搬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找了几个农民工帮忙一起搬。记得是夏天,天气很热,由于收拾房间加上搬运东西,自己的样子的确很狼狈。一位和我一起搬桌子的农民工和我聊天,他问我‘你干搬运这一行多长时间了?’”说到这里,杨延超还是不由地叹了一口气。

    为最初的创业资金奋力打拼

    启动资金是创业的基础,谈及此,杨延超在颇感艰辛的同时也有几分自豪:“我有一个‘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在西南政法大学学习的十年间,杨延超就做很多兼职工作。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后,他相继担任了格兰素·史克公司中国公司、超逸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日立电梯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兴业银行等数十家企业的法律顾问,并成功办理了很多案件,由此获得一部分收入。

    除此之外,他还通过讲课赚钱。“我去讲司法考试辅导课,曾经一天讲了14个小时,就那么滔滔不绝地讲,结束后,我才感觉自己的胸腔有些憋闷。但那一天我赚了一万块钱!”

    对于“原始积累”过程,杨延超感到既收获了金钱也收获了宝贵的经历,“而且,用自己辛苦打拼的钱来创业感觉底气更足,更有魄力,就算创业失败我也不怕,我自己还可以去挣。”

    为招聘合适美编面试50人

    虽然自己的专业是知识产权法,创办的也是知识产权交易网站,但是,仍然有很多其他专业的事情是杨延超自己无法完成的。其中一件要解决的事情就是找一名合适的网站美编。

    “由于是创业阶段,提供不了很高的待遇,自然吸引不了那些名校毕业生,因此,招聘到合适的美编难度很大。为此,我面试了50人。对每一位应聘者,我都满怀激情地讲述我的创业设想,期望他也能揣着创业的理想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最终,我找到了现在这名美编。”杨延超对现在的网站设计很满意,但回想当初自己讲述了50遍的创业设想,自己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感悟:做专业+敢吃苦+凝聚力

    网站运行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于未来,杨延超充满信心。回头看自己走过的创业道路,他为有志创业的法学专业毕业生们总结了几点经验。

    首先就是要选择做和自己专业有关的事情。“我的专业是知识产权法,我创办的知易网就是一个进行知识产权交易的大平台。这和我的专业联系非常紧密,在这方面我很熟悉,做起来相对来说就容易些。”杨延超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团委副书记何遐祥在谈到法学专业毕业生创业问题时,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在法律类创业中,法学专业毕业生在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上具有较高的素质,而且也比较容易获得一些社会资源。

    其次就是要有敢于吃苦的精神,要有百折不挠的韧劲儿。杨延超告诉记者:“当你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难免会有挫败感;当你身心感到疲惫时,也许就会打退堂鼓。但是,如果你决定创业,就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这个苦既有身体上的,也有心理上的。”

    对于毕业生的创业教育这是一个重点内容。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重要的就是对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还有就是要具备一定的凝聚力。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宁望和也告诉记者:“我们学院的学生参与创业大赛,一般都是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合作,一起进行创业设计。”这也是法学专业毕业生创业的一个特点,纯法学专业的创业很少,“要求一个法学毕业生一毕业就创办一家律师事务所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在创业过程中的合作,要求创业者具有很强的领导力,你必须有凝聚力,能够把一些人聚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努力,一起吃苦。否则,靠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很难成功。”杨延超对此感触颇深。

      建议:不妨先就业再创业

    曾有媒体报道,大学毕业生创业存活率非常低,而法学专业毕业生创业成功者更是凤毛麟角。杨延超的创业经历,让我们看到,尽管法学专业毕业生创业很难,但也并非不可能。写他的创业经历,并不是号召大家都来向他学习,只是希望法学专业毕业生能从中获得对创业的感性了解和理性认知,在就业中作出理智选择。

    杨延超认为,对于相对缺少专业特长、实践经验、启动资金的本科生而言,并不太适合一毕业就去创业。解廷民建议,不妨先在工作中积累一定的相关行业经验和社会阅历后,有了一定的资本,再来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应该会大一些。

    来源:法制日报


    热点推荐
    综合报道
    经济形势
    创业新闻
    创业故事
    联系我们 | 客户案例 | 热门影视 | 音乐试听 | 在线短片 | 游戏在线 | 动漫中心 | 笑话 | 热点关注 | 安全公告 | 系统教学 | 软件下载 | 生活常识 | 创意 | 源码 | 资源 | 美女写真 | 壁纸 | 系统美化

    地址: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花园 电话:0551-4214636 邮箱:pc354@pc354.com QQ:55769640 
    版权所有:合肥恩源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科杰服务(www.pc354.com)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024分辨率浏览本站,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