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综合报道
  • 经济形势
  • 劳动就业
  • 政策法规
  • 热点推荐
  • 创业新闻
  • 创业指导
  • 创业课堂
  • 创业故事
  • 大学生创业
  • 在祖国的阳光下成长—党中央关心少年儿童纪实

    热点推荐  加入时间:2010/6/2 9:52:03  科杰在线 pc354.com
    2008年5月31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第一个儿童节前夕。大巴山深处的动人一幕,永远铭刻在孩子们的记忆里——
    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非常惦念灾区少年儿童。他在陕西考察期间专程来到宁强县金山寺村的简易防震棚,看望正在老师辅导下复习功课的孩子们。
    “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你们建设好新校舍,你们一定会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从你们身上,看到了灾区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一定会继续做到自强不息、奋发努力,向党、向祖国、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总书记动情的话语,让灾区的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少年儿童是春天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中央始终关心爱护少年儿童,为千千万万孩子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一代代少年儿童沐浴在祖国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努力成才……
    新的历史,新的命运。无论是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还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少年儿童事业发展,全力呵护亿万孩子健康成长
    北京化工大学高级工程师柳百坚珍藏的一张相片,总能唤起他孩提时的珍贵回忆——
    1952年春天,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柳百坚作为全国少年儿童代表,跑向天安门城楼向敬爱的毛泽东主席献花。毛主席俯下身来,微笑着叮嘱他:“要好好学习!”那亲切的话语,至今仍回响在柳百坚耳边。
    1949年9月10日,共和国筹备工作千头万绪。毛泽东百忙之中给《中国儿童》社回信,并欣然为少年儿童题词“好好学习”;在此9年前,他在延安为纪念儿童节题词“天天向上”。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孩子最诚挚的祝愿、最殷切的期望,也成为激励一代代少年儿童努力成才的座右铭。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少年儿童事业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1950年,新中国的少年儿童们度过了自己第一个儿童节;
    1951年,第一份《中国少年报》诞生;
    1953年,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少年宫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正式启用;
    1949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仅有25%;6年以后,全国许多城市儿童入学率超过90%,农村地区入学率也大幅提高;
    1949年,全国只有5所专门的儿童医院;几年后,全国各大城市纷纷设立儿童医院,各综合性医院纷纷增设儿科门诊和病床,病床数量增加数十倍……
    “我亲眼看到了中国儿童在各个时期的不同命运。”一生心系少年儿童工作的宋庆龄曾这样回忆,“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多少幼小的花朵在凄风苦雨下过早地凋谢了!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中国儿童才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对少年儿童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倾心关注着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
    邓小平同志的一件件题词、一次次讲话,无不凝结着党和国家对孩子们的一腔挚爱和殷切希望。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1992年6月10日,中国青基会的捐款接待室来了两位军人,他们拿出3000元人民币,但不留捐款人姓名。工作人员一再称按规定必须留下捐款人的名字,两位军人说:如果一定要留姓名,就写“一个老共产党员”吧。3个多月后,两位军人再次捐款2000元。经过工作人员多方打听,最后才知道捐款人就是邓小平同志。这笔捐款最终用在了广西百色的一所希望小学,25名贫困失学儿童重新回到校园……
    上世纪80年代初,许多部委给中央提交报告,希望能把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官园作为机关办公场所。把这个地方修建为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作为儿童节的礼物赠送给全国广大少年儿童——中共中央书记处最后作出的决定让孩子们感到无比惊喜……
    在1981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就两次召开儿童少年工作座谈会,提出“全党全社会都要重视儿童和少年的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是中国命运的一次伟大抉择,也使我国少年儿童事业跃上了新的发展台阶——
    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成为国家和社会必须履行的责任;
    1988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7%,中小学学生在校巩固率也有提高;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共建立妇幼保健院272个、妇幼保健站2700多个,初步形成了少年儿童保健网络……
    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面对新形势,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事业更为关心、更为重视。
    一句句话语、一件件题词,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孩子们的那份关切,那份深情——
    “今天的少年儿童将要担负起二十一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培养接班人必须从小抓起”;
    “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你们是跨世纪的一代……祖国和人民要求你们具有更高尚的品德、更丰富的知识、更强健的体魄”……
    一项项重大决策,一个个统计数字,都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
    1992年,我国发布《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儿童为主体、促进儿童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9年后,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
    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51%。和61%。下降到2000年的32.2%。和39.7%。;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患病率从1990年的21%下降到10%;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0%以上,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儿童教育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能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关心少年儿童的一面镜子——
    “到本世纪末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2年党的十四大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确立了宏伟目标;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大力发展义务教育系列措施。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公布,成为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行动纲领。
    千年之交,一组统计数字给无数关心少年儿童教育事业的人带来欣喜——
    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1%,男女童入学差异仅有0.07个百分点,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2001年初,我国向世界庄严宣布:基本实现“两基”目标。
    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这一伟大成就,许多人给予这样的评价:这是中国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深情的关怀,殷切的期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不断把我国少年儿童事业推向前进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是充满爱和温馨的日子。
    从2003年起,每年“六一”,孩子们总能感受到胡锦涛总书记这样深情的关怀,这样殷切的期望——
    “希望你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学习文化知识、锻炼强健体魄,努力成长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工作,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把广大少年儿童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2003年“六一”前夕,正是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最紧张的时候。《中华小记者》杂志7名小记者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信,希望同胡爷爷“像朋友一样谈谈心”。
    胡锦涛逐一阅读了每个孩子的来信,在回信中告诉孩子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你们,像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们一样,始终关爱着你们,千方百计为你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进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他还殷切希望广大少年儿童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57万孤残儿童最需要关爱,也让胡锦涛总书记最为牵挂——
    2006年5月31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胡锦涛专程来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看望生活在这里的孤残儿童,同孩子们一起庆祝节日,并教孩子们认图片,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包粽子,扶着孩子做康复训练……
    “孤残儿童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他们最需要呵护、最需要关爱。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孤残儿童放在心上……动员社会力量为孤残儿童奉献爱心,使他们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成长。”总书记深情的话语,使在场的人们深受感动。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许多孩子的心里留下抹不去的伤痛。胡锦涛总书记非常惦念灾区的孩子们,每次到灾区考察时都专门看望受灾的孩子,还多次作出指示,要求有关方面做好孩子们的救治、安置和复课等工作。
    地震后不久,俄罗斯政府邀请中国地震灾区的中小学生赴俄疗养。启程前夕,总书记特意把疗养团的一些孩子请到中南海。他细心察看孩子们的伤口,关切地询问伤后恢复情况。他勉励孩子们“用战胜伤痛的勇气和毅力,去克服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希望大家“刻苦学习知识,培养优良品德,锻炼强健体魄,保持健康心态,长大以后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为家乡、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真挚的关怀,深情的期望,让来自灾区的孩子们终生难忘。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把少年儿童事业推向前进。
    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破解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贫失学,成为党和国家孜孜以求的重大目标——
    “在2006年、2007年两年时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同时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2005年底,国家就农村学杂费免除提出了明确“时间表”;
    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200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修订义务教育法,首次把义务教育免费原则写进了国家法律;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向世界宣告: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但这并不是终点,而是国家保障少年儿童教育权利的新起点——
    同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村义务教育要在普遍免除学杂费基础上,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覆盖面;
    2008年,国务院决定,从当年秋季开始,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学费到杂费……短短三四年间,我国全面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
    千千万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伴生了一个重大问题: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城后到哪里读书?党中央、国务院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006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就农民工子女入学提出明确要求。
    一项项极有针对性的政策,让无数跟着父母流动到城市的农村孩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书桌……
    与流动儿童一样,农村数千万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同样受到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全社会要积极参与,探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权益保护等方面面临的问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寻找“代理家长”、启动“关爱工程”……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下,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孩子们从社会上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爱意……
    强健的体魄、美好的心灵,这是每个家庭对孩子的希望;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始终是党和国家发展少年儿童事业的重要内容。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对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全面部署。
    从那以后,无数的孩子在“阳光体育”时间走出教室,共同感受着体育的魅力,分享着体育的快乐。
    2007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决定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15种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今年4月,国家制定的新医改方案公布,致力于建立完善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广大少年儿童都将享受到这一公共服务……
    爱是甘甜的雨露,滋润幼小的心灵;爱是燃烧的太阳,点燃明天的希望。在繁华的都市,在宁静的乡村,所有的孩子都在祖国的阳光下成长……
    孩子的成长,牵动各方。在党中央全力关心少年儿童的巨大示范作用下,各部门各地区和社会爱心人士齐心协力,共同营造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倾心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倾力为孩子们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党中央对少年儿童事业发展的关心,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心系孩子,齐抓共管。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各职能部门协调采取措施,合力营造关爱少年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33个组成部委和社会团体相互协调,一起致力于推动妇女儿童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实施,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
    爱像一条河,永远奔腾不息。古老的东方大地上,关心少年儿童,爱护少年儿童,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社会风尚,成为13亿中国人的自觉行动……
    “少年胜,则中国胜;少年强,则中国强”——当中国刚刚跨入20世纪的时候,有人曾这样大声疾呼。
    100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和中国少年儿童的命运已经彻底改变,中国少年儿童正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中国的明天也必将更加美好! (新华社记者 邹声文 谭浩 李菲)
    (据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来源:北京日报

    热点推荐
    综合报道
    经济形势
    创业新闻
    创业故事
    联系我们 | 客户案例 | 热门影视 | 音乐试听 | 在线短片 | 游戏在线 | 动漫中心 | 笑话 | 热点关注 | 安全公告 | 系统教学 | 软件下载 | 生活常识 | 创意 | 源码 | 资源 | 美女写真 | 壁纸 | 系统美化

    地址: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花园 电话:0551-4214636 邮箱:pc354@pc354.com QQ:55769640 
    版权所有:合肥恩源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科杰服务(www.pc354.com)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024分辨率浏览本站,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