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3年“偷”艺大公司
创业故事 加入时间:2010/6/2 20:01:02 科杰在线 pc354.com
南京青年创业大赛目前仍在积极报名中,记者昨天从大赛组委会获悉,截至昨天,报名人数已达100多人,其中还有的是退役军人。这些参赛选手表示,多年的军队生活,锻造了不畏艰难的素质,但也因生活圈子单一而不利于创业。为此,记者采访了转业军人创业代表、江苏智信科技有限公司老总徐勇。
徐勇原是济南陆军学校学习军事指挥学专业的学生,做过军事参谋。原本可以在部队走上仕途的他,在一次军事比武中意外受伤,颧骨遭受粉碎性骨折。零贰年他转业被分配到一家国防单位,生性敢闯的他,一年后炒了单位的鱿鱼,辞职下海做弱电工程项目,此类工程当时及此后都被广泛需要及运用,因此不到5年,他就挣了100多万元。徐勇立即创办“江苏智信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工程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
从一个弱电工程门外汉成为弱电小强人,徐勇用了7年时间摸索。
说起辞职下海,徐勇介绍,这是缘于他转业后在单位的一次机会。当时,他接到单位交待的“建设计算机信息系统”任务。他找到在南京市珠江路做弱电工程的一家公司,两月内工程完成。付款时,徐勇吓了一跳:该工程公司两月的利润竟是自己数十年的薪水!震撼之余,徐勇决心深入市场调查,果然发现当时南京的弱电产业还在初生阶段,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徐勇于是立刻辞职,脱下穿了多年的军装两手空空“下海”了。“想要在下海后不被淹死,就得有技术支撑。”徐勇告诉记者,他先在某弱电工程公司工作学艺取经,徐勇两眼一抹黑,完全找不到方向。复杂的弱电系统在他看来如同一团乱麻,他就从理论基础开始学起。那段时间,徐勇整天泡在图书馆、书店。两个月过去,他除了收获知识还有一副眼镜!理论扎实了,技术还没地方实践。徐勇打起安装工人的主意:他整天跟在工人后面左看右看,不停地上前搭讪。半年后,徐勇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可以独自操刀上岗了。一年后,他成为打工的那家公司最年轻的“区域总经理”。
2005年,徐勇完成3年“潜伏”任务满载而归。他揣着打工积累的100多万元奖金和薪水,成立了一家弱电工程公司。公司选址、员工录用、承接项目,他全是自己操办,稳扎稳打。“还记得有一次,我连续加班两天两夜,画设计图时竟睡着了,醒来时发现手还握着鼠标,身体也坐得笔直。”徐勇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为巩固客户,他提倡“先工作后收费”原则,还免费向顾客培训系统维修知识,主动上门检修等。
很快,徐勇的弱电公司在业内小有名气,高校、政府机关的单子纷至沓来。2006年,徐勇决定让公司再上一个台阶。他带着原班人马,又录用一批退役军人,成立江苏智信科技有限公司,把业务延伸到信息化工程领域。在公司内部,他主抓员工管理培训;在外面,他拓展市场寻求契机;在业务上,他注重形象主打口碑牌。连续承接省内数十项弱电工程施工项目,还为一些有需要的单位作技术服务,客户遍及政府、医疗、教育、国防等部门。如今,徐勇的公司已近40人,成为响当当的弱电大公司,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
今年,徐勇又盯上了“看病难”,准备从医疗行业智能化入手,让患者通过网络预先获得治疗信息。他已组建了一支技术执行、方案设计及执行在内的团队。“学着学着,一不小心就成了专家”,是他对自己的评价。
专家点评
徐勇的成功创业说明,创业者起码应具备三种能力:技术技能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其中,技术技能能力,有些可以聘请专业人士解决,但对关键技术技能,创业者最好自己是个内行。市场经济条件下,老板是个职业,老板就应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所以创业者要善于学习,对创业有用的知识掌握得越多越好。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