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俄罗斯人在首都莫斯科举行烛光悼念活动,纪念俄格军事冲突爆发一周年。
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和俄罗斯7日以各自方式纪念俄格军事冲突爆发一周年。
格、俄两国领导人均强调己方在这场冲突中行为的正当性,继续争夺国内外舆论支持。而在去年交火波及地区,人们对可能再次发生冲突的恐惧阴影挥之不去,这场冲突给人们心里造成的伤口仍未愈合……
各自纪念
当天下午3时,随着钟声敲响,格鲁吉亚全国为格俄冲突死难者默哀一分钟。
格鲁政府当晚在邻近南奥塞梯的战略要地哥里市一座中世纪要塞废墟上举行纪念仪式。
格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在仪式上发表演说,称格鲁吉亚“通往欧洲联盟与北大西亚公约组织的道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开阔”。法新社分析说,这番话显示萨卡什维利正试图挽回他领导的亲西方政府因俄格冲突失去的“印象分”。
南奥塞梯当天开始为期3天的纪念活动,包括宗教悼念活动和集体默哀。7日午夜前片刻,一些俄罗斯青年团体成员与当地居民一同举行烛光悼念。去年此时,格政府军开始炮击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
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当天在俄首都莫斯科接受俄罗斯独立电视台俄格冲突纪录片摄制组采访时说,他“不后悔”下令俄军开进南奥塞梯支援俄维和部队,“我们诚实而负责任地作出回应”。
梅德韦杰夫说,下令出兵前后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因为这种决定只能交由总统作出。“或许那是最为艰难的决定,但我们最终做了正确的事,”他说。
格鲁吉亚政府称,进攻南奥塞梯旨在驱逐长期受俄罗斯支持的分离主义者;俄罗斯政府坚称,出兵南奥塞梯旨在帮助南奥塞梯抵抗格鲁吉亚,“强制恢复地区和平”。
8月7日,格鲁吉亚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左)在邻近南奥塞梯的战略要地哥里市一座中世纪要塞废墟上参加悼念活动,纪念俄格军事冲突爆发一周年。新华社/法新
争夺舆论
法新社报道,冲突周年之际,不仅南奥塞梯局势陷入紧张,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的“媒体战”也丝毫没有减弱迹象。
俄检察部门7日发表报告说,俄方调查获得的证据,格军行动规模,格方早期军事、政治和舆论准备均证明,“对南奥塞梯的进攻旨在消灭生活在南奥塞梯的奥塞梯族,而且直接由格鲁吉亚政府和军队高层策划、组织”。
前一天晚上,格政府公布格方关于这场冲突的报告,详细陈述格鲁吉亚在对南奥塞梯发动进攻前如何面临“俄罗斯大规模入侵”,重申俄罗斯应负全部责任。
“格鲁吉亚政府作出结论,除下令以军事行动反击即将迅速发生的入侵外,它别无选择,”这份报告说。
俄军副总参谋长阿纳托利诺戈维岑7日指责格方这份报告中所谓“解密资料”仅仅是“低级杜撰”,目的在于挽救格鲁吉亚领导人在西方的名誉。
“就像去年一样,这次你也能看到西方公关公司的影子,”诺戈维岑说,“他们为什么选在晚上而不是早上发布这份报告?那是为了赶上美国各电视台的早间新闻,同时赶上欧洲的晚间新闻。”
法新社报道,为打赢这场舆论战,格鲁吉亚政府雇用至少3家知名公关公司,它们分别来自英国、法国和美国,俄罗斯政府也与美欧一些知名公关公司密切合作,甚至南奥塞梯地方政府也雇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公司,向媒体发布消息。
伤痕难平
路透社报道,这场冲突造成至少390人死亡。俄罗斯新闻社报道,约160多名南奥塞梯平民和包括驻南奥塞梯维和士兵在内的67名俄罗斯军人死于这场冲突。
一家国际民权组织7日发布报告说,俄格冲突造成19.2万名平民流离失所,由于这一地区存在“无所不在的紧张和不安全感”,大约3万人至今未能重返家园。
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在冲突中几乎遭到摧毁,建筑物受损程度达70%,至今仍是满目疮痍,居民只能住在少数尚能使用的建筑内,忍受用电用水长期短缺。
老妇里玛洛克霍娃告诉法新社记者,尽管如此,她也能生活,但她无法摆脱对再次发生冲突的恐惧,“格鲁吉亚人仍然想要南奥塞梯!他们还没有冷静下来”。
洛克霍娃的女儿维尔玛说,母亲神经绷得很紧,街上最小的噪声,她都以为是枪声,不止她母亲,眼下“人们都比以往更紧张”,担心硝烟再起。
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阵亡士兵叶姆扎尔季洛萨尼的遗孀特奥娜带着两岁的儿子,与许多阵亡士兵家属来到穆哈特格维迪公墓,参加悼念活动。
站在丈夫墓前,特奥娜看着身边穿着一身儿童军装的儿子,告诉美联社记者:“他将成为一名军人,像他父亲那样。但叶姆扎尔不会回来了……”(胡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