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工商部门积极联系辖区内的企业,组织企业选拔优秀大学生参加职业培训,并提供实习岗位。图为一名山西大学学生作为见习督导正在某食品公司连锁门店,向顾客介绍蛋糕产品。新华社发 孟晨光 摄
“白城师范学院的毕业生观念新、创业意识强,总有一种开拓事业的劲头,也能给周围的人以鼓舞和力量,我们非常愿意招聘这样的毕业生。”这是近日在白城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洽谈会上,用人单位的代表们的说法。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可当笔者走进白城师院时却发现另外一种火爆的景象:在这里,人头攒动,场面热烈,遴选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比原计划多出了一倍,为此学院不得不开辟新的场所。“这就是我们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所带来的收获。”学院副院长、创业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志军教授说。
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白城师范学院把创业教育融入到学院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逐步形成“艰苦创业,内涵发展,培养具有较高创业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学院采取平台加模块的形式,增设了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5类:创业意识类、创业知识类、创业品德类、创业技能类、创业教法类,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素质培养、创业指导、创新思维与创造技法和创业技能实训等创业教育公选课。报名选修的学生从2006年的10%增至2008年的70%;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水平越来越高,连续获得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优秀组织奖,参赛学生作品获奖档次不断提高,获奖数量成倍增加。
优化配置创业教育的师资
学院选拔全院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建立了一支集研究和教学于一体的创业教育专门队伍。这支队伍中14人被吉林省经委命名为“吉林省职业经理培训师”。学院面向社会聘请了40多名有创业经验的同志作为兼职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同时采用了“理论学习-学科渗透-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使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按照让创业教育“进方案、进大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坚持研究先行,积极创新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理论、创业教育教学方案、实训方式、活动载体、创业文化建设途径,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创业教育思想。
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化、开发训练化
学院建立了校内外创业教育实训基地50多个,在校内建立了创业教育培训室、创业教育微格演练室、创业教育电子模拟训练室、创业教育ERP实验室等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同时,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白城、长春的40多所中小学建立了创业教育教学实验基地。在创业教育的推动下,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和几年后创造条件自主创业的人越来越多,2008届毕业生中达到了46%。该院自主开发的“职业经理和大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测试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通过职业经理和大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测试,学生既可以了解自己现有水平,又能获得成长指导,并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发展创业文化,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学院在互联网上创建了“创业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网站。学院举办了“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如何撰写创业计划书”等专题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创业成功人士作专题报告。学生们自发地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协会,报名申请入会的学生达到上千人,成为学院规模最大的学生社团。大学生创业协会成为学生自我接受创业教育、交流创业知识与经验、培养创业教育机能的有效平台。
学院编著了《创业教育引论》等创业教育教材、著作8部,被省内外学校采用,成为目前全国第一套涵盖大中专学校创业教育、创业文化、创业管理等多领域的创业研究系列丛书;创办了《创业教育内参》,在《白城师范学院学报》开设了创业教育栏目,同吉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合办了《创业研究信息》杂志,面向全省高校发行。通过对近两年学院到中小学任教的毕业学生工作情况的调查得知,60%以上的学生已经成为创业知识、创业文化的传播者。他们把在大学接受的创业理念自觉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结合课程特点向中小学生传输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成为青少年创业思想的培育者。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