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综合报道
  • 经济形势
  • 劳动就业
  • 政策法规
  • 热点推荐
  • 创业新闻
  • 创业指导
  • 创业课堂
  • 创业故事
  • 大学生创业
  • 两个富翁的创业路敢想敢做机会至上

    创业故事  加入时间:2010/6/6 10:32:00  科杰在线 pc354.com
    这批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企业家们,都曾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时代。他们掘取的第一桶金有哪些不同的方式?他们是如何捕捉商机的?如今,坐拥几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他们的财富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们将《英才》采访过的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通威集团董事长刘汉元、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远大空调总裁张跃、天狮集团总裁李金元进行分析,看看这几位正值人生中场且从事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们,都经历了怎样的财富积累过程。

    敢想敢做的一代

    李书福9岁时开始做小生意,从废品中提炼金银。

    1984年,年仅21岁的李书福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作坊式的小厂,替冰箱厂加工小配件。就在同一年,比李书福小一岁的刘汉元也开始不满足于技术员的工作,将家中仅剩的500元钱,投资于试验网箱养鱼,当年秋天就盈利1950元。

    与这两位相比,戴志康和张跃有创业的念头要晚许多。与刘汉元同岁的戴志康还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着国际金融,也许当时他一心想着考研究生。做事狂热的张跃,彼时正把兴趣点放在文学上。

    转眼到了1992年,刘汉元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在县城里建起了一座现代化饲料工厂,通威公司由此而来。曾几何时,还沉迷于艺术的张跃也在这一年创立了远大空调集团,要知道这离他靠着无压锅炉专利的转让费,获得第一桶金只有三年时间。

    在经历了工作、辞职、一文不名的动荡后,戴志康被任命为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富岛基金的总经理,手中掌控的资金为6000万。而这也长时间影响了戴志康选择投资行业的标准:低于30%的利润不做。

    机会至上的一代

    失败是另一个成功的开始。

    1993年,35岁的李金元正式走出沧州,投资于天津。可是当他刚刚注册了天狮经济发展总公司,主营房地产业务,国家的宏观调控却突然来临。

    再三思量后,李金元没有听从合作伙伴的规劝,而是放弃了在房地产的所有投资,全身撤退,转向保健品的研发。

    同样那一年戴志康经历了公司业绩的大起大落,债主临门、公司几近破产。而1992年富岛基金募集的6000万资金,投在杭州房地产上的项目同样陷入半死不活的境地。
    来源:青年创业网

    热点推荐
    综合报道
    经济形势
    创业新闻
    创业故事
    联系我们 | 客户案例 | 热门影视 | 音乐试听 | 在线短片 | 游戏在线 | 动漫中心 | 笑话 | 热点关注 | 安全公告 | 系统教学 | 软件下载 | 生活常识 | 创意 | 源码 | 资源 | 美女写真 | 壁纸 | 系统美化

    地址: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花园 电话:0551-4214636 邮箱:pc354@pc354.com QQ:55769640 
    版权所有:合肥恩源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科杰服务(www.pc354.com)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024分辨率浏览本站,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