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战略应避免误区
创业指导 加入时间:2010/5/5 11:37:39 科杰在线 pc354.com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够发展壮大,“低成本”应当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很多民营企业之所以会破产倒闭,也是因为死抱住原来的“低成本”观念和做法所致。如果对这一点没有认识,必然还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走上不归路。
要认清小企业的“低成本”和大企业的“低成本”是不一样的。小企业小目标,大企业大目标,目标不一样,投入也会不一样。中国的大多数民营企业尤其是早期的、制造业的民营企业,一开始都是白手起家,目标很小,投入也很小,只能采用低成本战略。但是现在有些企业做大了,甚至做到了几十亿的产值,目标很大,投入依然很小,目标和投入不匹配。结果就是,外表看起来很壮观的现代化厂区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最后是目标没有实现,企业却给拖垮了。
同时,要认清低层面的“低成本”和高层面的“低成本”是不一样的。低层面的是管理层,高层面的是领导层,领导层的成本意识一定是和管理层的成本意识不一样的,因为两者的目标不一样,投入也就一定不一样。领导层着眼于宏观大局,它的产出和回报可能是百倍、千倍;而越到基层目标越小,到了一个班组的时候,目标非常小非常具体,所以成本意识就应该特别强。如果领导者的成本意识降低为班组长的成本意识,或者班组长的成本意识上升为领导者的成本意识,那就一定会出大问题。
在笔者看来,“低成本”存在四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因小失大的低成本意识。早期的民营小企业都是“因小得大”或“因小失小”,尝到了甜头、形成了习惯,但今天往往转变为“因小失大”。今天做大了的民营企业,一定要转变观念,要学会着眼于大目标的实现,领导者不要再做小企业主,不要做班组长。
第二个误区:杀鸡取卵的低成本意识。创业期的小企业,目标往往是“赚一把”,而大企业的目标应该是“活得久”。“赚一把”的时候顾不了那么多,也许会用“杀鸡取卵”的手段,有些也侥幸活下来了;但是要想“活得久”,“杀鸡取卵”无异于自杀。当前这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是员工的待遇和福利问题、投入不足产生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资源与环境的破坏问题。所以要想“活得久”,一定要学会放水养鱼而不是“竭泽而渔”,为可持续的发展积淀更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环境资源等。
第三个误区:触犯法律的低成本意识。近年来一些赫赫有名的企业家遭遇牢狱之灾,无不都是挑战法律的结果。今天的企业领导人一定要树立“安全保障下的成本意识”,要把守法视为经营决策的重要前提。缺乏这样一个前提,前期的“低成本”最终会变成无以复加的“高成本”。
第四个误区:独享一切的低成本意识。民营企业具有高度的决策自主权,这既是民营企业体制方面的优势,同时也会带来一种所谓“狼文化”的野蛮。“狼文化”的核心就是“独享一切”,反映在“低成本意识”中,就是“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给了你就是增加我成本”。这种观念和意识显然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应当在今天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树立“共享多赢的低成本意识”,要学会在双赢、多赢中形成新的核心竞争能力。
低成本战略本身并没有过时,但是它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应该有不同的内容。只要企业还需要战略,即还有做大、做强、做久的愿望,就不能省下不可或缺的投入。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