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九龙坡金凤镇,是全国首个大学生村官超市,首日营业额有望上万元
李维娜(左二)正在向顾客介绍商品情况。 记者 吴国富 摄
昨天上午,九龙坡区金凤镇文昌村的街头热闹非凡,数百村民蜂拥到这里新开业的“高兴超市”。记者看到,由4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村官当老板的超市里,人们正在争先恐后的选购,3名漂亮的年轻女老板在忙碌中还不断与村民拉家常。
金凤镇有关负责人说,这家由4个大学生村官和文昌村共同入股的小型超市,是全国“万村千乡”工程实施的首个大学生村官超市。
四村官办特色超市
4名大学生村官来自五湖四海,只有李维娜是重庆人,她3年前毕业于西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任金凤镇白鹤村书记助理,也是该店的店长。其他3人均为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河南女孩孙英荣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文昌村主任助理),湖南女孩刘璐毕业于长江师范学院(海兰村书记助理),福建男孩肖作城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大盐村主任助理)。
李维娜告诉记者,他们4人今年7月来到金凤镇下属村担任村官后,平时村与村之间经常组织活动、开会培训什么的,在一起见面的机会多了,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因为同为大学生村官,都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同时也锻炼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看到当地有知名的“三耳火锅”底料、“佳宝”食品、金凤梨等特色商品,于是就有了办一个特色超市的想法。
镇村各方鼎力支持
孙荣英说,镇村听说他们想办超市的想法后,给予了大力支持。
要开办超市,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资金是个门槛,镇里及时提供了2万元的两年无息贷款,村里也拿出3万元入股支持,并在文昌村最繁华地段找了一个60平方米的门面,由大学生们自己设计装修。4名大学生村官分别拿出一定的资金入股,村里和有关单位也提供了货柜等。
经过不到一个月的筹备,“高兴超市”连锁店于昨天正式开张了。4名村官除了要完成各自所担任的职务工作外,每天还有一人负责在超市经营,还以每月700元工资请了一名营业员。
创业路上遭遇坎坷
虽然昨天上午超市的生意非常火爆,但是记者看到4名村官老板个个都是睡眼惺忪。“我们昨晚都没有休息,为了开业准备,从昨天忙到今天早上6点钟。”店长李维娜说。
“我们4人之前都没有采购经验,几天前去盘溪市场进货时就遇上了‘奸商’。我们进了一批竹笋,由于赶时间也没有进货经验,没当面点货就走了,回到店里一数才发现老板少给了我们5包,再去找他的时候他已经不认账了,白白损失了10多元。”李维娜很无奈的说,虽然钱不多,但是租车就花去170元,整批货的利润只有100多元,等于说我们自己要倒贴车钱。
不过,刘璐告诉记者,他们还是遇上了许多好心的发货商。“第一次,他们不知道我们是大学生自己创业为村里百姓服务,价格明显高一些,当知道我们的经历后,价格就要便宜一些了。”刘璐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超市的价格普遍比其它店便宜几毛钱的原因之一。
普遍比其他店便宜
昨天上午,李维娜的母亲也来到了超市。“她原本在北碚房交所干得好好的,考了村官后又突然想起做这个。当时我们都不同意,你看她身体那么瘦弱,昨晚又是一夜没睡,几个小孩子自己去采购自己策划,什么都是自己在弄,我们看着心痛啊!但是今天看到这样的场面,我还是比较欣慰,孩子长大了,走出人生创业的第一步。我们心痛之余,还是支持!”李妈妈说。
记者对比了一下周边超市的价格,“高兴超市”的商品普遍要便宜几毛钱,像5升装的红蜻蜓菜籽油更是比其他店便宜了2元。“我们办这个店的初衷就是抱着不亏不盈的想法,主要是为了服务周边的居民。”肖作城说。
由于价格比较优惠,超市正式营业的第一天,营业额就有望上万元。店里的肥皂、食盐等生活用品早早脱销。
大学生村官们说,他们以前预计年营业额在30万元左右,现在看来做好了可能有大幅增长,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了经营管理和与人打交道,在小小超市里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民情。 (记者 吴国富 实习生 陶静)
来源: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