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一大学“催”学生当老板创业
大学生创业 加入时间:2010/1/5 18:57:35 科杰在线 pc354.com
22岁的蒋刚毅是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但他拿出的名片上却写着另一个身份:“百捷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走上创业这条路,蒋刚毅不仅没有遭到学校老师的反对,反而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甚至是被学校推着走上“老板”之路。在同学当中,被学校“催”着当老板的学生还有很多。
目前创业教育已成为了这所大学最大的特色。短短4年间,学校里就开办了数十家模拟公司,一大批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出现在校园。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现有学生1万多人。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校找到一个突破口,这就是“由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带动招生。”学院董事长谢建平说。
2005年12月9日,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正式成立,这在国内高职高专院校中尚属首例,开创了广东省高职创业教育的先河。
龙辉驰是学院创办教育的负责老师,来到学院当老师前,他曾是当地一家大型企业的副总,在企业里工作了17年。
创业
学生过笔试面试才能当老总
为了支持学生创业,学校拿出了实训楼整整一层楼,供学生创业办模拟公司使用。
进入孵化中心的各家模拟公司,全部由学生独立创办、自主经营,在管理与操作上严格按照现行的公司法规进行。业务的开展也与社会上一样,需要销售与盈利。
龙辉驰说,现在孵化中心管理的30多家公司,有900名学生员工。此外,前期酝酿阶段的公司还有130多家,正在做策划。已组建的30多家公司全部由学生组成,已运作一两年,公司员工规模一般在20人以上,有的多达50人。
龙辉驰说,哪家公司能进入孵化中心,需要先由学生提交策划方案和管理方案,然后由学院来确定。
进入孵化中心的学生企业,谁来当老总,也有一套程序。要经过笔试和面试。面试由对公司运作有一定社会经验的老师、经济系老师组成,着重看学生的整体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学生不服可以投诉、重新竞聘。
“我们最希望能出现争当老总的情况,但目前还没有。”龙辉驰说。
案例
23人公司半年营业额千余元
今年23岁的大三学生游延亮是广东惠州人,面对记者还有些腼腆,但他的名片上已写着“祥实旅游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游延亮说, 公司于2008年8月26日在校内成立,属于学校里孵化的众多企业之一。公司的这个名字是龙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商量取的。现在公司有学生员工28个人,不过人数并不稳定,有的学生要考证,时间分配不过来,就退出公司了。
在公司成立之前,游延亮就曾在校园里一家旅游公司“打工”。
游延亮说,学生想要进公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经过三轮面试。公司副总、各部门部长都要面试。
“上个学期来公司面试有60名学生,但只选15个人,淘汰了45个人。创业要有激情,有创新,还要敢做敢想。人太多了难以管理,也容易人浮于事。”
学生经面试入职后并没有固定薪水,都是靠自己去挣。“经过商讨后,公司经过改革,28个员工每人拿出100元,算股份,去做生意,然后分红。”
游延亮说,现在公司与联通公司协议销售联通号码卡,员工的股份主要是拿出来作为押金。
今年22岁的蒋刚毅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一名大三学生,他同时是百捷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蒋刚毅说,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做移动手机充值的业务。现在公司有23人,2009年上半年营业额有1000多元。
学院每年都会有一个盛大的PARTY,就是举办一次展销会。这个点子也是一名学生老总想出来的,很快就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并得以实施。最终这家学生公司获得了学校展销会的举办权。
深造
开设创业课程请老板来讲课
对于学生们的创业尝试,学院要求相当严格,所有的学生公司都要模拟办理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还要学习如何向银行贷款。因此,龙辉驰老师也同时兼任着多处职务:“工商局长、税务局长、银行行长。”
“这些办理的过程和社会上真实的办理过程是一模一样的,就是要让学生们知道怎么操作。”
龙辉驰说,学院里还开设了创业课程,一般以讲座为主,晚上或下午5时以后,聘请社会上大型企业的老总来讲座。还聘请医药、房地产、广告公司老板为客座教授。
讲座的内容十分具体,甚至会涉及怎么避税等敏感话题。“直接跟企业零距离”。
争议
学业与创业有冲突怎么办?
学院大力推行的创业教育引起了外界关注,也引发争议。
争议的焦点在于,学校还是应鼓励学生多学习知识,而不应在学校里当老板,否则会影响学业。
对于学生创业如何平衡与学习的关系?龙辉驰说,作为孵化中心的同学,不能有补考。学生是一边搞创业,一边学习。
蒋刚毅说,通过当老总的体验,他学到了很多。运作一个公司最难的是什么,要踩准一个点,要找到很好的业务。管理一个公司最难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协调,把每个人的意见集中起来。
但蒋刚毅并没有把在学校里当老总的事告诉父母。“我觉得没必要跟家里人商量。父母都是做教师的,对做生意不太懂。跟父母说他们反而会更担心。”
游延亮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前10名。他说,自己曾经旷课,但如果创业与学习发生很大冲突,还是会把创业先放下。“不读好书,会让父母失望”。
2008年,该学院学生公司参加第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优秀奖。
2008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61%,位居广东省29所同类院校第四名。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