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综合报道
  • 经济形势
  • 劳动就业
  • 政策法规
  • 热点推荐
  • 创业新闻
  • 创业指导
  • 创业课堂
  • 创业故事
  • 大学生创业
  • 决定成败的49个细节(六)

    创业课堂  加入时间:2010/2/22 19:35:45  科杰在线 pc354.com


    24 搜集信息还要消化信息

    现在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每天会接收到千千万万条信息,要想让这些信息为我们服务,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这些信息,利用这些信息。

    信息如此之多,如果这些信息未经消化吸收,那只能是一堆废物。有时不懂得运用信息,还可能"吃撑了胀气"或者"吃坏了拉肚子"。

    梁生是一家电子厂的厂长,该厂原来生产灯盘、节能灯等相关产品,因为滞销,厂子处于停顿状态。梁生急火攻心住进了医院。住在他邻床的病人恰巧是一位电子工程师,为人谦和,学问也很深,梁生经常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尤其是像自己手下的这种电子厂,究竟如何才能在市场夹缝中生存下去。

    工程师说企业的成功在于抢占先机,如果能进入市场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的领域,企业的日子自然就好过了。工程师还向梁生提供了这样的信息,说录像机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饱和甚至滞销,即将取代录像机的将是一代视听产品DVD,由于成本比较昂贵,碟片也不易买到,所以还不能一下子普及到家庭。相反,一种过渡产品DVD被广东万燕率先推出,打了个漂亮的时间差,利润十分可观。

    这条信息令梁生茅塞顿开,眼前一片敞亮,似乎已经看到了工厂光明的前景。梁生的病奇迹般地好了,他一出院,便开始着手准备生产DVD。半年后,产品生产出来了,并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

    但不好的消息接踵而至,商家开始大批量的退货,原因是工厂缺乏此类电器的生产经验,工人的整体素质都不高,技术人员相对匮乏,所以生产出来的DVD质量不过关。等到厂子提高了产品质量,这时市场的DVD供过于求,梁生这种毫无竞争力的小厂,成了风雨中飘摇的一叶小舟,很快就关门大吉了。

    不论是什么信息,也不管它有多大的价值,如果不能消化吸收,加以有效运用,那永远只能算一堆废物,对于你的成功将毫无帮助。还有,你所搜集的信息不见得都是有用的正确的,如果不保持清醒,不懂得如何分辨和取舍,那很难保证你不会受到模糊信息的干扰,或者一不小心就走向了错误的道路。

    所以,要使信息发挥效力,就得充分地整合信息,正确地分析模糊信息,然后加以有效运用,订立计划,切实行动。这样,才不会像梁生那样,"吃坏了肚子"的情况。

    有一个有效运用信息的典型例子。曾经有一个商人,在与朋友的闲聊中,朋友说了一句话:今年滴水未降,但据气象部门预测,明年将是一个多雨的年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商人从朋友的话里,发现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信息,是一个不可失的商业机会。什么与下雨关系最密切呢?当然是雨伞。

    商人立即着手调查当年的雨伞销售情况,结果是大量积压。于是,他同雨伞生产厂家谈判,以明显偏低的价格从他们手中买来大量的雨伞囤积。

    转眼就是第二年,天气果然像气象部门预测的那样,雨果然真下个没完。商人囤积的雨伞一下子就以明显偏高的价格出手了,仅此一次,商人就大赚了一笔。

    在现代社会里,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事业的成功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面对纷杂的各类信息,你一定要判断准确,正确分析,对信息加以消化,并加以善用,果断决策,这样才能成为架驭信息的高手。

    25 多自我批评,少自我表扬

    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似乎有这样的毛病,总是喜欢批评别人,而不喜欢被人批评,更不喜欢自我批评。其实,自我批评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既能取得别人的监督和帮助,能够得到别人的谅解,最终赢得别人的认同和信任。

    有一个部门经理,因工作上的失误,使整个部门受累。在一次会议上,他主动自我批评,指出自己的缺点和欠妥之处,并希望得到同事们的支持等。

    原先那些对他有成见的下属听了他的自我批评后,觉得他诚实可信,在他手下工作值得,并且竭尽全力帮他。

    公开进行自我批评,人皆仰之,不是失面子的事,而是挣面子的事。

    有些人不是谦虚地自我批评,而是处处自我表扬,不是说自己某事没做好,没做完善,而是逢人就说自己如何如何好,自己如何如何能干等。喜欢自我吹嘘,自我表扬的人,自然无法赢得别人的信任,相反,还会令人讨厌。

    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种爱自我表扬的同事,他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并想借自我表扬来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失去了同事的信赖。

    有一位在工厂从事统计工作的女性,调到某机关的第一天,就与陌生的同事大谈自己的过去,说自己如何如何行,并无意间冒出一句"像我这类人在工厂都属上上人。"结果,同事大为反感:你是上上人,还调到我们这里干什么?

    自我表扬,非但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感,而且是不正确看待自己、自高自大的一种表现。这种人常常不作自我批评,将别人的优点视而不见,而只是高高地昂起头,好像谁也不如自己。这样的做法是为大多数人所不屑和讨厌的。

    自我表扬的结果就是,只向别人证明了你,其实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同时给人一种感觉:"这个人所说的话一点也不可信,别听他瞎吹。"这种人往往费尽力气白忙活了半天,只得到别人讨厌的结局。

    有一个小伙子,头脑灵活,思路敏捷,看起来确实有点儿聪明。一次,他去一家大宾馆应聘。

    主持面试的客户部经理,在同小伙子谈完一般情况后,便问道:"我们经常接待外宾,是需要外语的,你学过哪门外语,水平如何?"

    "我学过英语,在学校总是名列前茅,有时我提出的问题,英语教师都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他自我表扬地说。

    经理笑了一下又问:"做一个合格的招待员,还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你……"经理的话还没说完,他便抢着说:

    "我想是不成问题的,我在校各门学习成绩都不错,我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都很快,做招待员工作绝不会比别人差。"

    "那么说,就你的的学识来说,当一名招待员是绰绰有余了?"

    "我想,是这样。"

    "好吧,就谈到这里,你回去听消息吧。"

    他沾沾自喜地回去等消息,可等到的消息却是不录用。

    小伙子本来想自我表扬一番,以便获得经理的信赖,没想到结果是抬高自己,反而没给人留下好印象,失去了别人的信任。

    常言道:"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一个人若真正有某种本领或才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公正的赞许的,这赞美的话若是出于别人之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你何必"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呢?!

    凡是有修养的人,都不随便夸耀和自我表现自己。他们很明白,个人的事业行为,旁人看来是清清楚楚的,好坏别人自有公道,不必自吹自擂,与其过分夸耀自己,不如表现谦逊。如果有成绩自己不必吹擂,别人也会称赞;如果自己说过了头,别人自然就不相信你,从而瞧不起你了。

    26 不要为自己的错误做任何辩解

    "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再聪明,也总有失败犯错误的时候。人犯了错误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拒不认错,找借口辩解推脱;另一种是坦诚承认错误,勇于改正,并找到解决的途径。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关键在于你认错的态度。只要你坦率承担责任,并尽力去想办法补救,你仍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犯错后,不找借口为自己开脱

    犯错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辩解,归根到底是人性的弱点在作怪。

    一个人做错了一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认错,而不是去为自己辩护和开脱。日本最著名的首相伊藤博文的人生座右铭就是"永不向人讲’因为’"。这是一种做人的美德,也是一个为人处世、办事做事的最高深的学问。

    有些人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时,就会找出一大堆借口来为自己辩解,并且说起来振振有词,头头是道。比如,"交货迟延,这完全是企管部门的不好。""质量不佳,这都要怪质检部门工作的疏忽,与我没有关系。""我的工作都是按公司的要求去做的,错不在我!"

    你认为找借口为自己辩护,就能把自己的错误掩盖,把责任推个干干净净,但事实并非如此。也可能老板会原谅你一次,但他心中一定会感到不快,对你产生"怕负责任"的印象。你为自己辩护、开脱不但不能改善现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还会让情况更加恶化。

    有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工程师,有学识,有经验,但犯错后总是自我辩解。工程师应聘到一家工厂时,厂长对他很信赖,事事让他放手去干。结果,却发生了多次失败,而每次失败都是工程师的错,可工程师都有一条或数条理由为自己辩解,说得头头是道。因为厂长并不懂技术,常被工程师驳得无言以对,理屈辞穷。厂长看到工程师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推脱责任,心里很的恼火,只好让工程师卷铺盖走人。

    能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弱点,再拿出足够的勇气去承认它,面对它,不仅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行事,而且别人也会很痛快地原谅你的错误。

    补救才是最好的办法

    有些人让为错误有失自尊,面子上过不去害怕承担责任,害怕惩罚。与这些想像恰恰相反,勇于承认错误,你给人的印象不但不会受到损失,反而会使人尊敬你、信任你,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反而会高大起来的。

    乔治是一家商贸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在他任职期间,曾犯了一个错误,他没经过仔细调查研究,就批复了一个职员为纽约某公司生产5万部高档相机的报告。等产品生产出来准备报关时,公司才知道那个职员早已被"猎头"公司挖走了,那批货如果一到纽约,就会无影无踪,货款自然也会打水漂。

    乔治一时想不出补救对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焦虑不安。这时老板走了进来,他的脸色非常难看,就想质问乔治怎么回事。还没等老板开口,乔治就立刻坦诚地向他讲述了一切,并主动认错:"这是我的失误,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

    老板被乔治的坦诚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打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拨出一笔款让他到纽约去考察一番。经过努力,乔治联系好了另一家客户。一个月后,这批照相机以比那个职员在报告上写的还高的价格转让了出去。乔治的努力得到老板的嘉奖。

    一个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承认错误,不弥补错误。

    松下幸之助说:"偶尔犯了错误无可厚非,但从处理错误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清楚一个人。"老板欣赏的是那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以补救的职员。

    成功来自于在错误中不断学习,因为只要你从错误中学得经验吸取教训,就不会重蹈覆辙。只要你坚持并且有耐心,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弥补错误,就能吸取经验,取得成功。

    27 自以为最了解自己,其实不然

    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现实中,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最了解自己,其实不然。

    有一个人说话口齿不清,别人很难听懂他说了什么。当别人好心劝他说:"你说话时发音还是清楚一点比较好。"

    这个以马上反驳说:"以前从来没有人说我发音不清楚,我看说不定是你的耳朵有问题。"结果这个人永远无法得知自己的缺点。

    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还存在某种缺点,当别人以很委婉的方式指出他的缺点时,他会觉得很意外,也许会说:"我没有这些缺点呀,你想想看,我自己还不了解我自己吗?"

    我们经常把别人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而对自己的致命弱点视而不见。

    有一个人头一次请一个老板到自己家里吃饭。这个老板个性非常狂傲,而且喜欢支配别人。这个人的小儿子在吃晚餐的时候不断地盯着这个老板看,却一直不发一言。到最后老板终于忍不住了,开口问小男孩:"你为什么一直这样盯着我看?"

    小男孩回答说:"我爸爸说你是白手起家的,自己造就了自己。"

    老板听了眉开眼笑,很骄傲地回答说没错。

    小男孩说:"既然如此,你怎么会把自己弄成这样?"

    这个老板自发迹以来,头一次受到别的批评,很意外。回到家中,这位老板沉思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他突然明白了,别人眼中自己可能更真实。所以一个真正成功的人能够借助他人了解真实的自我。

    我们可以了解他人,了解周围的环境,了解家庭和自己的父母亲,了解周围的邻居,了解社会,甚至可以了解世界。但是,对于自己却常常无可奈何,古人就有"学莫先于自知"之说。

    希腊古都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的碑铭上镌刻着几个大字:"认识你自己。"这句名言被后世的哲人智者代代相传。莎士比亚说:"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面对真实的自我。"而罗宾、伯恩也告诉我们说:"在赋予我们自我认识能力的时候,上帝并不慷慨,我们不能像其他人看待我们那样客观地看待我们自己。"

    美国有个著名的企业家,功成名就后著书立说,谈自己的管理经验,其中讲到这样一件事:几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到他的公司就职,但时间不长就提出了辞职,理由是没受到重视。虽然他们都很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人,但这位经理还是毫不惋惜地批准了他们的辞呈。他认为,这几个年轻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没有看到企业是个高度分工又高度协作的现代化组织,而他们却一味强调突出自我。由此可见,恃才自傲或者不能准确自我定位的人,很难在事业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与成功。

    正确了解真实的自我,才能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那些成功的人,当你问到他的个人优势和缺点时,他们能够迅速、果断和客观地作出分析,好象在谈论其他人一样。这证明他们能够了解自我。这种客观的自我认识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品质。

    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借助外界的力量客观地认识自我。

    28 不要负面回应批评

    人都有一种习惯心理,喜欢听表扬,不愿听批评的话。有的人一听到批评,就面红而赤,忐忑不安;有的人暴跳如雷,恼羞成怒;有的人咬牙切齿,仇恨满胸;有人的虚心接受,就是不改;有的人表面接受,心里怨恨,寻衅顺击,这种负面回应批评的态度,是极不明智的表现。

    郭恒由打杂工步步高升,一跃而成为一家建筑公司的工程估价部主任,专门估算各项工程所需的价款。有一次,他的一项结算被一个核算员发现估算错了2万元,老板便把他找来,指出他算错的地方,请他拿回去更正,并希望他以后在工作中细心一点。

    郭恒不肯认错,也不愿接受批评,反而大发雷霆。他说:"那个核算员没有权力复核我的估算,没有权力越级报告。"

    老板问他:"那么你的错误是确实存在的,是不是?"

    郭恒说:"是的。"

    老板见他既不肯接受批评,又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本想发作一番,但因念及他平时工作成绩不错,便和蔼地对他说:"这次就算了,以后要注意了。"

    不久,郭恒又有一个估算项目被他的老板查出了错误。老板把他找来,刚说他的错误,郭恒就立刻翻脸,反驳老板说:"好了,好了,不用罗嗦了。我知道你还因为上次那件事怀恨于我,现在特地请了专家查我的错误,借机报复。可是我想你一定不会得逞,这次我的估算不会有错,错的,一定是和那个混蛋专家。"

    老板等他发泄完了,便冷冷地说:"既然如此,你不妨自己去请别的专家来帮你核算一下,看看你究竟错了没有。"

    郭恒果然请别的专家核算了一下,发现自己确实错了。

    老板对郭恒说:"现在我只好请你另谋高就了,我们不能让一个不许大家指出他的错误,不肯接受别人批评的人,来损害我们公司的利益。"

    负面回应批评反映了一个人不良的做事态度,会严重影响他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提升能力。

    笑对批评

    喜欢赞美称羡,厌恶批评指责是人之常情。面对赞美,我们往往笑容可掬,显得颇有风度,而一旦真的面对批评时,可就是千人千态了。其实,一个人的风度如何,并不体现在其身处顺境地、面对赞赏的时候,而是体现在其身处逆境,面对批评的时候。

    那些事业成功的人,都是虚心接受别人批评、笑对别人的人。曾任美国总统的林肯就是一个善于处理批评的人。

    有一次,爱德华·史丹顿批评林肯是一个笨蛋。史丹顿之所以批评他是因为林肯干涉了他的业务,为了要取悦于一个自私的政客,林肯签了一项命令,调动了某些军队。史丹顿不仅拒绝执行林肯的命令,而且批评林肯签发这种命令是笨蛋行为。

    结果怎么样呢?当林肯听到史丹顿对他批评的话后,很平静地回答说:"如果史丹顿说我是一个笨蛋,那我一定就是个笨蛋,因为他几乎从来没有出过错,我得亲自过去看一看。"

    林肯果然去见史丹顿,他知道自己签发了错误的命令,于是收回了成命。只要是善意的批评,是以知识为根据具有建设性的批评,林肯都非常欢迎。

    林肯还学会了对那些无理的批评置之不理,否则,他早承受不住内战的压力而崩溃了。林肯写下了如何处理对他批评的方法,已成为一篇经典之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可阿瑟将军曾经把它抄下来,挂在他总部的写字台后面的墙上,而邱吉尔也把这段话镶在镜框里,挂在他书房的墙上。

    林肯总结的这段话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对于善意的批评,请微笑着接受;对于恶意的中伤,尽管一笑置之吧!

    把批评当镜子

    缺点错误是一个人成功的大敌,而批评的作用,就在于指出缺点,就在于引起你的警觉,如果不能善待别人的批评,那你的缺点错误就永远无法改正。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把批评当镜子,用这块镜子来照照自己,看自己到底存在哪方面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往往可以赢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这对你事业的成功不无好处。

    一位顾客从食品店里买了一袋食品,打开一看,食物都发霉了。他怒气冲冲地找到营业员,"你们店里卖的什么东西,都发霉了!你们这不是拿顾客的健康开玩笑吗?!"

    几个顾客闻声赶了过来。

    这个营业员面带笑容,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没想到食品会变质,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误,非常感谢您给我们指出来,您是退钱还是换一袋呢?如果换一袋的话,可以在这里就打开来给你看一看。"

    面对这位营业员诚恳的微笑,并听到他真诚地说了对不起,那位顾客还能说什么呢?他又重新换了一代,旁边的几个顾客也夸讲营业员的服务态度好,以后要经常来这里购买东西。

    失误和缺点是在所难免的,也许每个人都会遇到,但是当面对别人的批评时,会办事的人就会掌握好火候,真诚地接受了人家的批评并且马上改正,这样自然会赢得别人的好感。

    把别人的批评当作一面镜子,察看自己究竟是错了,还是丝毫未错,如果确实是错了,就应才实承认并立刻设法改正过来。

    虚心地接受批评,让批评成为你成功的阶梯。


    热点推荐
    综合报道
    经济形势
    创业新闻
    创业故事
    联系我们 | 客户案例 | 热门影视 | 音乐试听 | 在线短片 | 游戏在线 | 动漫中心 | 笑话 | 热点关注 | 安全公告 | 系统教学 | 软件下载 | 生活常识 | 创意 | 源码 | 资源 | 美女写真 | 壁纸 | 系统美化

    地址: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花园 电话:0551-4214636 邮箱:pc354@pc354.com QQ:55769640 
    版权所有:合肥恩源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科杰服务(www.pc354.com)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024分辨率浏览本站,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