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破解就业难题
劳动就业 加入时间:2010/3/5 14:42:52 科杰在线 pc354.com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今年全国“两会”上委员们关于就业问题的提案数量不及去年,但记者从已经提交的提案和大会发言中发现,今年委员和党派在就业方面的建议更多触及了观念和制度层面,试图将存在多年的“就业难”问题从根本上化解。
难题一 大学进口、出口“两张皮”
近年来,高校扩招与就业岗位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今年全国政协会上,民盟中央提交了一份大会发言,认为目前的高校招生与就业分别是两种经济模式的产物,以至完全“脱节”。“招生沿袭计划经济模式,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缺乏企业参与,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却又是市场选择,导致大学进口、出口‘两张皮’,大学生找不到对口工作,企业又难以从中选拔出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对策:大力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
民盟中央建议,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要特别注意与大学生就业问题通盘考虑,应重点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集群。同时可以考虑把吸纳大学生就业作为企业评价指标,使企业按接收大学生数量和比例享受财政补贴、贷款政府担保或贴息等优惠。
难题二 女性生育期劳动成本高“吓退”企业
来自海南的施耀忠委员通过调研发现,女性群体在就业方面客观上存在更多困难,一是受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影响,二是受部分女大学生择业观念影响,三是女大学生创业意识普遍不强,四是女性生育期劳动成本较高,导致用人单位不愿吸纳女大学生就业。
对策:女工生育保险责任改为社会承担
施委员建议,我国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女性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险,将女职工生育保险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改为社会承担,以减轻企业负担,消除用人单位对女性生育期高劳动成本的顾虑,创造女大学生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难题三 “劳力者治于人”观念根深蒂固
一方面大学生喊着“就业难”,一方面众多技术工种面临人才荒,民盟中央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根深蒂固,是造成这种就业现象的原因之一。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技工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在身份、地位和待遇等方面受到歧视。同时由于就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不健全,正规职校毕业生就业机会还被无证人员挤占。
对策:完善行业资格准入制度
民盟中央认为,大力发展规范化的职业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他们呼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明确职业教育是直接创造财富的成长教育,纠正人才评价机制的偏差,完善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在努力培养合格技术人才的同时,确保他们顺利就业。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