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推动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工作综述
创业新闻 加入时间:2010/3/18 16:48:02 科杰在线 pc354.com
杜二丽是海区团结新村一位普通村民。2009年,她参加了乌海市组织的厨嫂培训班,本来只想学点厨艺,可在有关部门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她真的开起了自己的“二丽农家乐”。“如果不是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我都不敢想自己能开餐馆。”杜二丽感慨地说。
杜二丽只是在乌海市有关部门的帮扶下实现创业的众多妇女中的一员。
2009年,乌海市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积极为妇女创业就业营造环境、争取政策、提供服务,取得了明显效果。
积极推动妇女就业与创业
围绕妇女创业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全市各有关部门和组织根据社会需求和妇女的特点,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推动妇女就业与创业。
“三八”节期间,乌海市有关部门举办了“春风送岗位”女性专场用工洽谈会,免费为用工企业和求职妇女搭建就业平台;邀请乌海市两名成功的民营女企业家在三区举办了女性创业就业巡回报告会,为500多名下岗失业、待业妇女言传身教,现身说法,推动妇女创业就业;适时开展“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组织女企业家与女大学生牵手结对,协调企业为女大学生提供实习或应聘岗位。2009年,乌海市有关组织在调研推荐的基础上,选树君正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打造公益性就业服务平台
乌海市紧紧结合工作实际,把创业就业作为2009年“巾帼建功”活动的重点工作来抓,在全市实施了“巾帼家政服务”工程。
乌海市有关部门重点了解了乌海市家政企业运营情况,月嫂和养老护理员等家政人员的市场需求情况,求职人员的就业意向;根据市场需求、用户需要和从业者特点,以提高城乡无业妇女职业道德,增长职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核心,依托各区就业部门和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建立培训基地,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职级的家政服务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家政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人数。同时,乌海市有关机构组织部分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参加自治区相关机构的家政服务管理人员培训班。截至10月底,乌海市有关机构系统培训涉及养老护理员、保洁员、服务员、厨师、月嫂等5个专业347名妇女,通过培训实现就业的妇女有295人,通过有关组织牵线搭桥扶持创办的家政服务中心8家,挂牌成立了巾帼就业培训基地1个。
坚持项目带动服务基层
2009年以来,乌海市有关部门和组织带领广大妇女抢抓机遇,力求发展,把引进项目、巩固项目、拓展项目作为妇联的特色工作、品牌工作来抓,以项目实施促进妇女发展,以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乌海市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三八绿色工程”项目,在海勃湾区京藏高速公路迎宾大道建成“三八绿色工程”基地“桃花林”,去年3月施工,累计种植乔、灌木约65万株;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积极争取全国巾帼示范村”试点项目,推荐海南区巴音陶亥镇(原)迎河村参加争创全国级“巾帼示范村”评选活动,被授予全国“巾帼示范村”荣誉称号,并得到扶持经费1万元,为农区妇女增收致富提供示范引导;积极参与全国妇联与中国红星集团联合启动的促进和谐,关爱家庭”活动,争取到5000元“贫困家庭关爱救助金”,扶持我市贫困妇女杨冬梅成立百姓家政服务中心。
搭平台促农区妇女增收
有关组织以帮助农区妇女发展生产、提高增收致富能力为根本,强化科技培训,有效地调动了农区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乌海市积极引导农区妇女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区妇女增收致富,先后开展了农区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办“厨嫂”培训班,组织海勃湾区团结新村有意从事“农家乐”餐饮业的10户家庭开展了烹饪技能和服务礼仪培训;邀请女企业家协会会员老付渔家的经理李爱萍现身说法,传授经验,增强和提高厨嫂开办“农家乐”餐馆的信心和厨艺水平。目前,有8户农区妇女家庭在市妇联的扶持下开办了“农家乐”餐馆。
来源:乌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