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创业环境 解决具体问题
创业新闻 加入时间:2010/3/23 16:01:12 科杰在线 pc354.com
从硅谷回国创业的吴薇博士每天下班回家后,便会打开IPTV(网络电视)观看当日新闻。他说:“两会不仅是国家大事,也会影响到我们企业,我们这些国外归来创业的人特别关心。”芯源系统有限公司总裁邢正人先生也热切表示:“两会与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企业前景密切相关,会议议题越来越实在。这方面的报道,我最近很留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归把创业的重点放在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空间海洋开发等新兴产业领域,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对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独特见解,对两会满怀期待。
引才政策应延续
国家为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而制定的“千人计划”,以及各省市相应出台的吸引海外人才项目,为高端人才归国创业并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新契机。身在北京,致力于发展小额信贷创新服务业的海归唐宁说:“政府对改善竞争和创业环境所做的工作,对我们回国创业帮助很大,期待两会上有更多相关政策出现。”
在北京从事生物制药行业的创业海归马宁宁兴奋地告诉我们:“北京‘海聚工程’的实施,尤其是安家费的提供,消除了我和妻子回国的一系列顾虑。”他认为,这些开放引才政策帮助解决如住房、子女入学等切身难题,对吸引海归回国创业起到了“临门一脚”的作用。
“有了大环境,才能有好的小环境,我自己就受惠于无锡‘530’引才计划。”吴薇也是国家“千人计划”的首批入选者,在无锡创办了矽鼎科技有限公司,探索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运用。“但我们还期待两会上这些政策能有新的延续,能进一步优化国内产业环境,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等,以提高创业成功率。”
产研结合需加强
人才是第一资源,而新兴产业对创新人才的依存度更高。马宁宁说:“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并加大了培养力度。”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大海也有海外求学的经历。他认为,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人才结构存在着传统学科和产业人才多,而新兴学科和产业人才过少的突出问题。针对人才结构的现状,孙大海对两会提出的建议是,“高校须更加科学地设置专业和课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开创性思维的培养,并设立专项人才培养基金”。
另一方面,科技研发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头戏,而国内大多实验室都设在学校,导致孵化项目距产业化仍有较大差距。“能不能把实验室放到企业里呢?”吴薇博士提出。“绝大部分海归博士有在企业和学校工作的双重经历,他们对于国外的研发体系非常熟悉。如果能放手让他们在企业中设立实验室或科研机构,就能更有效促进‘人才—科技—产业政策’的有机结合,催生更多新兴产业。”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