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综合报道
  • 经济形势
  • 劳动就业
  • 政策法规
  • 热点推荐
  • 创业新闻
  • 创业指导
  • 创业课堂
  • 创业故事
  • 大学生创业
  • 江苏淮安清河区2010年就业创业工作要点

    创业新闻  加入时间:2010/4/7 11:32:47  科杰在线 pc354.com
    2010年清河区就业创业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围绕贯彻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并重,突出企业服务、创业型城市创建和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三类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实行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并举,在就业岗位、重点人群和政策落实三个关键环节下功夫,全方位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就业。
    主要目标任务是: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00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300人,再就业培训1000人,创业培训3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0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300人。进一步完善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创业50户,实现创业带动就业500人以上,新增发放小额贷款200万元。
    主要措施:
    一、创建创业型城区,做大做强创业孵化工程
    通过建立健全创业服务平台,积极扩大社会宣传,完善创业政策,加强部门协作,优化创业服务,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创业培训等多种措施,启动创业型城区创建,争取两年内建成。以“创业孵化工程”为龙头,大力推动“你创业,我扶持”为主题的创业扶持工程。
    一是坚持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促进劳动者创业的社会保险补贴、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扶持创业的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监督考核五大体系。
    二是不断优化创业服务。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以及项目融资等"一条龙"服务,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不断完善已创建的创业孵化基地,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基地创业。规范创业指导中心,为广大城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工商登记、信息咨询、小额贷款等一系列服务。对应届毕业生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规范已建成的创业孵化基地,最大限度发挥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
    三是开展创业大赛,营造浓烈的创业氛围。创业能力大赛以弘扬创业精神、开发创业潜力、改善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氛围为目的,贯彻落实十七大“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精神,对参赛选手在创业知识、管理水平和企业持续发展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全区所有创业愿望和创业热情的社会各界人士、企业家;所有参加过SIYB培训班的学员;以及有一定创业意识和可行性的创业项目,在校大学生;城镇及进城务工青年以及已经创业的中、小企业老板,都可以报名参加大赛。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业光荣、艰苦创业的社会风尚。
    四是继续实施创业奖励政策。一是初次创业租金补贴。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大中专(技)毕业生、复员退伍转业军人、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被征地农民、返乡农民及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进驻创业孵化基地的初次创业人员或实体,生产或服务运营正常的,并符合鼓励自主创业扶持对象的,给予2000-10000元的初次创业租金补贴,该项费用从区创业资金中据实列支。二是创业先进奖励。对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自主创业者成功创业,稳定经营半年以上,带动多人以上就业及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分别授予创业示范点、创业典型荣誉称号,并颁发奖牌和奖金,个人奖励额度为800-2000元,企业奖励额度为5000-10000元,对实施创业孵化工程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奖励额度为2000-3000元。三是创业项目开发补贴。对于年内成功转化的项目,每年评选一批优秀项目,并给予项目提供方一次性奖励。创业项目成功转化的标准是创业实体领取营业执照,招用人员3人及以上,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四是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各街道(办事处)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市场型、门面型、楼宇型、园区型等多元化的创业载体,为市民创业提供合适的经营场地。对有一定规模的居民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创业街道(办事处)集中区和村级创业点建设予以适当补助。凡经市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优秀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孵化点分别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补贴。
    二、进一步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程
    一是依托基层工作平台,摸清“零就业家庭”底数,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开展进户到人的就业帮扶,出现一户消除一户,确保每个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二是开展 “四送”服务。积极向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送一套就业政策资料、一次面对面的职业指导、一组有效的就业岗位信息、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服务。三是继续实行机关事业单位“一对一”结对帮扶。四是组织 “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提高就业招聘成功率。五是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要结合当前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积极挖掘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各项就业政策的促进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六是开展援助就业倡议。对辖区内大中型企业以及有工勤岗位的事业单位发放“供岗援助倡议书”,积极征集岗位技术含量较低的,年龄要求大的普通型就业岗位信息和公益性就业岗位,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用人单位,积极落实社保补贴及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全程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免费求职登记、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对接等服务。七是建立“跟踪服务制度”。通过街道社区协理员建立跟踪服务台帐,专人专档,定点帮扶。
    三、全力实施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工程
    一是继续落实村组干部和协理员送工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新区四村以及东方丽景、洪福小区等村落实村组干部送工长效机制。坚持每名村组干部和协理员每天至少向1名被征地农民推荐岗位,每周成功不得少于1名。
    二是进一步开发有效的适合被征地农民就业的岗位。积极发挥企业用工服务卡和服务承诺书的作用,加大各类企业,尤其是新区企业岗位的开发力度,加强与新区管委会的对接,通过规范企业用工程序,使企业用工最大程度地录用被征地农民。同时,鼓励自主创业,充分利用被征地农民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扶持被征地农民创业,以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是继续探索新区农民就业创业模式,鼓励新区农民多渠道就业。结合新区工作实际,新区管委会、办事处以及各行政村等单位要不断探索因地制宜、灵活机动的用工模式,开发一些其他类型的灵活就业组织,让更多的被征地农民实现多渠道就业。
    四是继续推行“五个制度”和“三个机制”。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继续实行例会制度、月报制度、通报制度、跟踪服务制度、未就业原因分析制度;督查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以保证新区就业服务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四、大力实施职业培训,提高求职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一是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二是对被征地农民实施技能培训。根据调查情况,针对被征地农民具体情况,大力开展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三是对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有创业意向人员实施创业培训。四是结合基本建设项目的开工建设,努力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充分就业和创业。
    五、继续贯彻落实“减负稳岗”政策
    充分利用企业服务月契机,密切关注全区就业形势的变化,做好就业相关数据的调查统计,随时掌握新动态,保证就业局势稳定。一是困难企业继续享受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可申请延缓交纳3—6个月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二是困难企业可申请社保补贴或岗位补贴等待遇,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职工队伍并承诺年内不裁员的,给予不超过6个月的社保补贴或岗位补贴;三是鼓励企业补裁员或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适时表彰一批稳定就业岗位的用人单位。
    六、积极做好企业服务工作
    派专人负责,定期深入企业服务。一是建立一企一卡、承诺、企业联络员制度,实行招工、用工、培训一条龙服务。二是对于区招商引资企业提前介入,与企业联合培训员工。及时、全面掌握辖区企业的用工需求和面临困难,通过政策扶持、村组干部送工,举办招聘会、等方法,全方位、多渠道满足园区企业用工,力争实现辖区企业3月份阶段性零缺工。三是积极服务富士康科技集团以及旺旺集团等招工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浓烈氛围,设立专门报名窗口,从社区平台、中介机构、职业培训学校等多种途径组织人员,积极向富士康科技以及旺旺集团等送工。四是赴外招工。多方联系,充分利用区外资源,积极组织人员赴安徽、河南、三峡等人力资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招聘人员。争取超额完成市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针对将要搬迁企业,提前介入,摸底调查,全面掌握搬迁企业的去向,随时把握其职工的思想动态和人员去向。同时,针对其中失业职工的人员特点和就业要求,积极收集适合就业岗位进行对接,确保园区企业失业人员充分就业。

    来源: 清河区就业处

    热点推荐
    综合报道
    经济形势
    创业新闻
    创业故事
    联系我们 | 客户案例 | 热门影视 | 音乐试听 | 在线短片 | 游戏在线 | 动漫中心 | 笑话 | 热点关注 | 安全公告 | 系统教学 | 软件下载 | 生活常识 | 创意 | 源码 | 资源 | 美女写真 | 壁纸 | 系统美化

    地址: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花园 电话:0551-4214636 邮箱:pc354@pc354.com QQ:55769640 
    版权所有:合肥恩源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科杰服务(www.pc354.com)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024分辨率浏览本站,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