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当“菜贩子”说起
大学生创业 加入时间:2010/4/21 18:54:05 科杰在线 pc354.com
据网易读书报道,“我们卖了52.4万的菜!”
“我们是菜贩子,但我们也不是菜贩子”。说这番话的是山东潍坊学院的大学生陈冲。和其它“菜贩子”不一样的是,他们是“组团卖菜”,“卖菜大军”中的5个伙伴都是来自同一所大学校友,最为关键的是,他们把菜市场建在了网上。
网络也能卖菜?“我们以和讯博客、酷六网络视频为手段,以建行手机银行为可选支付方式,建立B2B(中国制造网、买麦网)、B2C(淘宝网)网络交易平台,促进蔬菜在线销售和实体销售,推动寿光蔬菜名优农产品规模化发展”。山东潍坊学院指导老师吕贵兴兴奋地向记者谈到,山东潍坊学院的“E路bravo团队”通过参加全国网络商务创新比赛的平台,不仅是大学生获得了大学生涯最有价值的奖项,而且将创业项目活生生落地了,在这群平均年龄不足23岁的团队中,他们已经成为当地闻名的“网络卖菜专家”。
找寻创业就业支点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对于当下的1000万大学生就业而言,我们需要提供的就是一个支点,一个对口的实战平台”。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向记者展示了一种新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平台式创(就)业”模式。
“75.5%,今年还会更高!”
首届E路通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大赛的负责人刘芳对参赛队员的就业数据倍感鼓舞。“这就意味着凡是在这个比赛平台上锻炼的大学生中,十个就有近八个实现了一次性就业,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一片惨淡景象中的一抹亮色”。
高新民和刘芳提到的平台就是由互联网协会牵头,由阿里巴巴、淘宝、中国制造网等网商出题,靠全国2000余所高校参与、数十万网络商务大学生精英共同参与的比赛,今年已经举办到第三届。和其它比赛不同的是,出题方成了像建设银行、阿里巴巴这样的知名企业,问题直指企业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学生需要解决的是职场老手需要共同面对的实战话题。正是这几十万大学生网络商务精英,将这些“烫手山芋”给予了解答。不仅如此,几十万“准网商”还充当起了地方企业发展的“诸葛亮”,为地方企业的发展在网上“开疆扩土”,更多的就业机会被挖掘出来。
破题网络商务创新
大学生的优势在哪里?企业发展需求是什么?高校如何将学术人才锻炼成市场人才?
“大学生+实践平台+企业”的创新模式价值正是充当了一个平台的角色。“大学生对网络的接受速度是最快的,对新的网络经济产生的天然兴趣和网络优势才是我们需要把握的”
资深电子商务专家郭磊认为,电子商务的零成本、零库存和低风险,给熟悉在网络生存的大学生带来了机会。“当然,如果不通过有效地粘合方式,不去组建团队、申报题目、与企业和专家沟通,一般仅仅在淘宝网等网站上建个网店的模式不可持续”。
全国网络商务创新大赛即打破了这种模式,将大学生、网络商务、高校、企业等一揽子要素给综合起来,大学生的用武之地才得以全面发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