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做梦都没想到社会保障这回事。可如今,我们农村人与城里人一样,都能享受社会保障了。”家住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瞿嘴村的退伍军人庞家标说。
原来,在庞家标患有胆结石却无钱看病的情况下,庐阳区民政局主动帮他联系医院为他手术,为其支付了5000元医疗费,并给予了5000元特困救助。
老庞获得救助得益于庐阳区近日出台的“七新”城乡医疗救助新举措。新举措实施后的短短半个月,庐阳区已筹措资金100余万元,是去年全年投入的医疗救助费用的2.5倍。目前,该区上下正以“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处处有关爱”等以人为本的主旋律,奏响“和谐庐阳”的新乐章。
4万学生享受“免费”
2006年春季,庐阳区在全省率先实行免除农村义务教育杂费,当年免除近5000名农村学生义务教育杂费计75.69万元,资助贫困生书本费5.12万元。
今年初,该区不仅让义务教育阶段44所公办学校的42497名学生享受到“免费”上学,还实施均衡教育,将老城区4所小学整体逐步搬迁至北门地区,高起点建设小区配套学校,解决北门地区入学难问题和北生南移的现象。
1.5万人实现再就业
庐阳区坚持将就业作为民生之本。
目前,该区已形成以区、街道、社居委就业服务机构为网络,以百帮创业园、再就业一条街、社区、劳务型公司为平台,以培训为手段的系统化、信息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该区建成百帮创业园四期工程,设立安置失业下岗人员的各类市场25个,新增就业15475人。
民生工程凸显“庐阳标本”
作为安徽唯一的“城市低保示范区”,在率先实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全区1772名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在率先实施城乡特困救助的基础上,扩大了医疗救助对象和救助病种,提高了救助标准;在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同时,将农村居民全部纳入城镇医保……
2007年,庐阳区共投入民生工程各项资金3659.75万元,惠及人口达17.4万人。
政策注重民生,资金向民生倾斜,目前,伴随着一项项民生工程向纵深推进,“庐阳标本”正在合肥乃至全省凸显。
来源:《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