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吴存荣市长在介绍2008年政府工作时,一系列与民生有关的举措引人注意。
·百姓菜篮子会更丰富
2008年,我市将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着力提升蔬菜业,重点支持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的设施农业,新增设施栽培1.5万亩、露地菜3万亩。
·村村都能通水泥路
今年我市将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加快城乡对接,继续大力推进城市水、气、热、污水管网等设施及公交车向城郊延伸。引导上派、店埠、北部组团呼应城市快速道路建设,加快副中心规划建设步伐。
·高铁、高架、高速让出行更便捷
今年将继续加快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开工建设新机场、合肥港综合码头和合蚌高速铁路,建成合武高铁,完成合淮阜高速市区段。继续推进城市出入口道路建设,建成合六路,开工建设合店、合白、合水(合双段)路,完善“141”组团快速交通网。全面建成金寨路高架,加快建设包河大道、庐州大道、方兴大道、锦绣大道、紫云路。进一步完善主城区路网结构,全面提速在建项目,加快实施一环畅通工程,开工二环改造等一批道路工程。
·建成市府广场BRT公交枢纽
大力推进老城区改造,重点是加快危旧小区及城中村改造步伐,基本完成安纺一、三村改造,启动实施劳动村等改造工程,推进“川气入肥”工程,加快建设六水厂,建成市府广场BRT公交枢纽,开工建设杏花泵站排涝工程。
·滨湖新区功能更完善
滨湖新区建设今年也将加快推进。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加快滨湖新区中心医院、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世纪城、省农委、网通、广电、高速公路总公司大楼等项目建设,加快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新区功能。
·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
城市的发展不仅要看GDP,还要看“绿色GDP”。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鲜明地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建立节能减排监测与责任体系。以电力、钢铁等六大行业为重点,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继续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及建筑节能产品,加快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实施城市垃圾发电项目。启动外环森林生态景观长廊建设,完成大蜀山森林公园建设,高标准实施精品道路绿化工程,续建高压走廊绿化工程,新建园林绿地1万亩,栽植乔木100万株。
·购物消费选择更多
新的一年里,您还会发现身边的大商场在逐渐增多,购物、消费的选择越来越多。今年将编制实施中长期商业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建设一批高档次、综合性大型商业设施,加大专业特色市场建设力度。改造升级长江中路沿线等老城区商业设施,加快建设滨湖新区、政务文化新区等新城区商业网点,推进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和农贸市场改造工程。
·加快滨湖三校二期和合肥八中新校一期工程建设
在谈到“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时”,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城区中小学布点规划,加快资源整合,促进均衡发展。加快滨湖三校二期和合肥八中新校一期工程建设,确保秋季建成使用。更加关注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教育,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
·市民文化生活更丰富
今年还将积极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广电中心、渡江战役纪念馆、少儿活动中心等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
·启动健康城市建设
健康是每个人关注的重点之一。报告提出“全面落实卫生专项规划,启动健康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社区卫生服务重点联系市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
·大力实施各项民生工程
大力促进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等群体就业再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万个;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衔接,扩大非公经济组织、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保面,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市低保动态管理,健全农村低保制度;加快实施农村五保供养“515”工程,提高集中供养率;强化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基本完成城区大建设拆迁安置房建设;进一步完善粮食、生猪等储备体系,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增加有效供给,稳定市场物价。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20.8万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大力推进“村村通班车”工程,切实改善农村出行环境,促进农村物流畅通。
来源: 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