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太原市首次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专项,主要以在读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为主体,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2月22日,市科技局通报了工作进展情况。
两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共安排项目124项,共资助在读博士生55名,硕士生62名,本科生7名;安排经费322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能源环保、装备制造、煤化工及精细化工、新材料、冶金及不锈钢深加工、生物制药等太原市重点发展领域。
目前,124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有11项申请发明专利,21项通过验收,发表论文54篇。大学生在项目实施中,围绕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生产实践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研发,积极与企业洽谈,并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其中,太原理工大学常宏宏博士承担的"固体光气在苯基单异氰酸酯制备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拟合成六种产品中的对氯苯基单异氰酸酯已在企业进行工业化试验,其目标产物可望在农药和聚氨酯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太原科技大学王兴硕士研究的"外园磨床数控成型系统",用于生产含有圆弧部分的火车车轴,极大提高了磨削精度和速度,已完成电气设计和制作,并在太原第一机床厂和太原机车厂试运行,情况良好。 (马希平)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