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家长心急看到招生广告就联系被骗千元,业内称每年都有的骗术总有人上当

热点关注 时间:2014-07-30 作者/发布人:科杰在线 点击:1010
  近日,市民于女士致电记者反映,她在给孩子报志愿时,被骗1000元,报考老师并没有按照广告语所说,一定能报上孩子理想的学校。
  
  于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孩子参加完高考,成绩已过一本分数线,在为孩子选报学校专业时,也是费了很多心思。听别人介绍,有专门的老师可以为孩子选报好的专业及学校。于女士便听信朋友介绍,找到了报考专业的老师,虽然考过了一本分数线,但没有选报上一本专业,最终还是报了二本专业。说到这,于女士说:“我为了孩子能报到好的学校,专门花钱请老师来给报,结果还是只上了二本,跟自己报一样。”
  
  为此,青山区工商分局广告科王科长表示,招生的虚假广告有很多,于女士所遇到的是虚假夸大广告语,对方用了绝对性用语答应于女士一定会报上理想学校。虚假广告还有很多,比如对方用绝对性用语承诺,如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百分之多少、保证能报考优秀学校,或者说学校有很出名的老师来讲课,实际上该老师只讲一节课就不见踪影。这些用语都属于虚假夸大,望市民不要轻易相信这些广告。若市民相信广告用语而上当受骗,可到工商部门进行举报。最近,他们也在打击虚假招生广告招揽生源。
  
  针对此事,青山区工商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为了加强招生广告监管,规范招生广告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工商分局和各工商所分别深入各区学校向学生及家长发放宣传资料,加大《广告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招生政策的宣传,曝光常见虚假招生广告,提醒学生和家长慎重对待招生广告,引导学生及家长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招生单位的真实情况,主动拒绝并积极举报非法、虚假招生广告。将辖区内各类招生代办点、宣传点等作为重点监管对象,以擅自印发招生简章和宣传资料及在广告中虚夸办学条件、虚假承诺等违法行为作为重点整治内容,要求印发广告者必须持教育行政等部门同意刊播招生广告的证明、学校授权委托书和办学许可证等材料,经过工商部门登记备案后方可发布招生广告。同时,要求广告发布者在承接、发布广告时从严审查广告的证明文件、主体资格,从源头把好关,确保发布广告的真实、合法。检查广告用语是否符合《广告法》等规定,招生广告内容是否与审查的内容相一致,有无“重点”、“名校”、“名师”、“低分也能上名牌大学”和“毕业包分配”等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质量进行夸大宣传或不切合实际的承诺保证之类的欺骗性语言等虚假宣传。
--------------------------全文完----------------------------
0% (0)
0% (0)
整站字母快速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1 2 3 4 5 6 7 8 9 0

综合报道 经济形势 劳动就业 政策法规 热点推荐 创业新闻 创业指导 创业课堂 创业故事 大学生创业 | 装修日记 | 学驾驶经历 | 免费信息发布 | 网站地图

地址: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花园 邮箱:pc354@163.com QQ:55769640 | 皖ICP备06007228号 
版权所有:科杰服务(www.pc354.com)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280分辨率浏览本站,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