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际新闻
日本政府出台新战略争夺东海稀有金属资源
国际新闻 时间:2010-04-26 作者/发布人:pc354 点击:1039
资料图:黑色实线即为日本所主张的“日中中间线(EEZ)”。黑色虚线为中国主张的中间线,二者之间的重叠部分即为双方存在主权争议的海域。
环球时报-环球网4月26日报道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综合海洋政策总部汇总的“海底资源能源确保战略”的内容25日浮出水面。按照该战略、日本将在与中国专属经济海域(EEZ)分界的“日中中间线”至琉球群岛的东海海域、伊豆半岛至小笠原群岛的太平洋海域内正式开始调查含有众多稀有金属的“海底热水矿床”,并力争以2020年为目标实现稀有金属的产业化。
此举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面积第6大的日本EEZ,打开通往“海洋资源大国”的道路。政府最快将在6月决定把上述内容写入新的发展战略。报道称,中国主张拥有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的主权,不承认“日中中间线”。日本在实现稀有金属产业化的过程必与中国发生摩擦。
海底热水矿床内沉积着通过岩浆等的热能量从地下喷出的金、铜、锌以及稀有金属等资源。勘探对象海域面积达到34万平方公里,其中将在2015年底前勘探钓鱼岛的东北海域和八丈岛的南方海域,2020年底前勘探其他海域。
对于被称作“可燃冰”的新化石燃料甲烷水合物,该战略以20年实现产业化为目标,除了在集中分布的四国、纪伊半岛海域外,还将在日本海展开勘探。战略中还提出在日本最东端的南鸟岛周边进行勘探,寻找负含钴的“富钴结壳”。
为了勘探资源,日本政府将推进技术开发、扶植并强化相关产业。此外还将支援着手建设液化天然气海洋生产基地,提高获取资源的国际竞争力。
确保海底资源能源被定位为“瞄准20年后的海洋国家成长战略”的内容之一。日本首相官邸消息人士表示要实现这一战略“需要相当规模的预算”,如何确保财源成为了重要课题。
相关链接 海底热液矿床
海底热液矿床是与海底热泉有关的一种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系海水侵入水深2000至3000米海底裂缝中,被地壳深处热源加热后,溶解了地壳内的多种金属化合物,再从洋底喷出,遇冷海水而凝结生成的沉淀物。又称“多金属软泥”或“热液性金属泥”。含有铜、铅、锌、锰、铁、金、银等多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