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1万元存一年亏125元,有钱你还存银行吗?
热点关注 时间:2010-09-15 作者/发布人:网友:薇不足道 点击:975
如果你把1万元存作一年定期,到期后发现少了125元,怎么办?
不必拿出计算器,也不要投诉银行。因为8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再创新高后,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贬值确实已经达到了1.25%。
自从CPI今年2月份达到2.7%的高点并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2.25%),到8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3.5%,创22个月来新高!负利率格局已经形成。
3.5%是否就是年内高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的推动,8月份CPI保持上涨态势,同比涨幅达到3.5%,创下22个月以来的新高。这一走势基本与市场预期一致,同时也引发市场对于央行是否加息的猜测。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8月份物价走势基本与市场预期一致;9月份食品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扬,推动9月份CPI继续上涨,但再创新高的可能性并不大。整体来看,三季度物价是全年的高点,四季度会逐渐回落。
当前CPI持续攀升的态势已是“强弩之末”,这似乎成为了业内颇为一致的观点。
投资6招跑赢CPI不惧“负利率”
买两根黄瓜6块钱,加一升汽油6块多,买一件衣服动辄上千元……虽然还未进入负利率时代,家住武汉的刘琳(化名)
已深切感受到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连续三四年了,刘琳的工资几乎原地踏步;手中的十几万元股票在股市“逗留”五六年后,亏了近30%。
刘琳感叹道,家里的钱都存银行了,如今在“负利率”的情况下。要怎样转变投资渠道让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为此分析师给出六点抵御“负利率”的投资建议。
方式一:买黄金意义不大
负利率时代防通胀,很容易想到黄金。“从历史经验看,一般春节到2月份,往往是黄金的高位,到7月份前后,会有一个低点,目前还不是买黄金的好时候。”建行青岛分行理财师郑毅介绍。另外从美元与黄金的逆向走势看,美元走强的概率较大,综合来看,黄金在半年到1年的短期看,机会不是太大。
方式二:炒股配置“防通胀”品种
沪指最近在3000点出附近反复震荡。“股市也开始对通胀产生了担忧。因此最近几个月来,导致股市较大波动的,都是有关货币政策转向信息引起的,这些信息不管是真是假,都会引起资金夺路而逃,而每次有关领导出面强调宽松政策不变,最先见效的居然也是股市。”东海证券分析师尹红说。显然,加息预期对股市有了抑制作用,因此炒股也该配置防通胀品种。
方式三:买银行稳定收益型理财产品
对于理财市场,银行稳定收益型理财产品暂时还能跑赢CPI,目前1年期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平均在4%左右,虽然银行不承诺“保本和收益”,但真正亏损的则是少之有少。“更安全的还是保本保收益类产品,虽然收益比不上信贷类产品,但部分产品也能跑赢CPI。”光大银行东海路支行理财师戴隽表示。
如果希望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又不愿意只拿银行的活期利息,投资者可考虑选择银行的T+0理财产品,虽然收益跑不赢CPI,但是至少远高于活期储蓄利率。
方式四:选信用债基金产品
受益于债券市场的持续走暖,债券基金今年普遍表现不错,然而加息预期下,债券基金显然失去了“避风港”的作用,选择基金也要慎重。
针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债券市场,民生强债基金经理乐瑞祺则认为,从短期来言,仍看好一些资质较好的信用债产品,如果央行开始加息,将会转而配置国债、金融债等利率产品。“加息周期内,债基可能不会出现像上一轮债券牛市时突出的业绩表现,适合于低风险偏好或希望实现资产保值的投资者。”
方式五:投资民间借贷
“最近民间借贷的生意特别火。”青岛五色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继高告诉记者。一方面银行收紧钱袋子,让一部分人手头紧起来;另一方面,银行的“负利率”让手里有闲钱的市民着急找到资金“出口”。
据了解,按照常态,往年的这个时期通常是信贷业务的淡季,但是,受银根紧缩的影响,年后的业务量创同期的新高。但是,业内人士提醒说,由于民间借贷行业良莠不齐,放贷需要放在信誉好的借贷公司,以免“节外生枝”。
方式六:买分红型保险产品
对于许多人来说,储蓄还是最主流的理财方式。其实,储蓄并不仅限于存款这一形式,买一份合适的保险其实就是变相储蓄,而这份储蓄还有银行存款所不具备的保障功能。据中国人寿青岛分公司理财师隋涛介绍,投资者可以购买分红型保险产品,为未来各种财务需求做准备。不过隋涛也指出,由于此产品的预定利率始终与银行利率同沉浮,在通货膨胀期间,虽然名义上收益较高,但很难高于物价的涨幅,所以此类产品准确些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通胀损失”。
不必拿出计算器,也不要投诉银行。因为8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再创新高后,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贬值确实已经达到了1.25%。
自从CPI今年2月份达到2.7%的高点并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2.25%),到8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3.5%,创22个月来新高!负利率格局已经形成。
3.5%是否就是年内高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的推动,8月份CPI保持上涨态势,同比涨幅达到3.5%,创下22个月以来的新高。这一走势基本与市场预期一致,同时也引发市场对于央行是否加息的猜测。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8月份物价走势基本与市场预期一致;9月份食品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扬,推动9月份CPI继续上涨,但再创新高的可能性并不大。整体来看,三季度物价是全年的高点,四季度会逐渐回落。
当前CPI持续攀升的态势已是“强弩之末”,这似乎成为了业内颇为一致的观点。
投资6招跑赢CPI不惧“负利率”
买两根黄瓜6块钱,加一升汽油6块多,买一件衣服动辄上千元……虽然还未进入负利率时代,家住武汉的刘琳(化名)
已深切感受到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连续三四年了,刘琳的工资几乎原地踏步;手中的十几万元股票在股市“逗留”五六年后,亏了近30%。
刘琳感叹道,家里的钱都存银行了,如今在“负利率”的情况下。要怎样转变投资渠道让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为此分析师给出六点抵御“负利率”的投资建议。
方式一:买黄金意义不大
负利率时代防通胀,很容易想到黄金。“从历史经验看,一般春节到2月份,往往是黄金的高位,到7月份前后,会有一个低点,目前还不是买黄金的好时候。”建行青岛分行理财师郑毅介绍。另外从美元与黄金的逆向走势看,美元走强的概率较大,综合来看,黄金在半年到1年的短期看,机会不是太大。
方式二:炒股配置“防通胀”品种
沪指最近在3000点出附近反复震荡。“股市也开始对通胀产生了担忧。因此最近几个月来,导致股市较大波动的,都是有关货币政策转向信息引起的,这些信息不管是真是假,都会引起资金夺路而逃,而每次有关领导出面强调宽松政策不变,最先见效的居然也是股市。”东海证券分析师尹红说。显然,加息预期对股市有了抑制作用,因此炒股也该配置防通胀品种。
方式三:买银行稳定收益型理财产品
对于理财市场,银行稳定收益型理财产品暂时还能跑赢CPI,目前1年期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平均在4%左右,虽然银行不承诺“保本和收益”,但真正亏损的则是少之有少。“更安全的还是保本保收益类产品,虽然收益比不上信贷类产品,但部分产品也能跑赢CPI。”光大银行东海路支行理财师戴隽表示。
如果希望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又不愿意只拿银行的活期利息,投资者可考虑选择银行的T+0理财产品,虽然收益跑不赢CPI,但是至少远高于活期储蓄利率。
方式四:选信用债基金产品
受益于债券市场的持续走暖,债券基金今年普遍表现不错,然而加息预期下,债券基金显然失去了“避风港”的作用,选择基金也要慎重。
针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债券市场,民生强债基金经理乐瑞祺则认为,从短期来言,仍看好一些资质较好的信用债产品,如果央行开始加息,将会转而配置国债、金融债等利率产品。“加息周期内,债基可能不会出现像上一轮债券牛市时突出的业绩表现,适合于低风险偏好或希望实现资产保值的投资者。”
方式五:投资民间借贷
“最近民间借贷的生意特别火。”青岛五色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继高告诉记者。一方面银行收紧钱袋子,让一部分人手头紧起来;另一方面,银行的“负利率”让手里有闲钱的市民着急找到资金“出口”。
据了解,按照常态,往年的这个时期通常是信贷业务的淡季,但是,受银根紧缩的影响,年后的业务量创同期的新高。但是,业内人士提醒说,由于民间借贷行业良莠不齐,放贷需要放在信誉好的借贷公司,以免“节外生枝”。
方式六:买分红型保险产品
对于许多人来说,储蓄还是最主流的理财方式。其实,储蓄并不仅限于存款这一形式,买一份合适的保险其实就是变相储蓄,而这份储蓄还有银行存款所不具备的保障功能。据中国人寿青岛分公司理财师隋涛介绍,投资者可以购买分红型保险产品,为未来各种财务需求做准备。不过隋涛也指出,由于此产品的预定利率始终与银行利率同沉浮,在通货膨胀期间,虽然名义上收益较高,但很难高于物价的涨幅,所以此类产品准确些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通胀损失”。
--------------------------全文完----------------------------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