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黄金周一线城市成交集体大跳水 降价博弈加剧
行业动态 时间:2011-10-08 作者/发布人:pc354 点击:1206
今年楼市调控持续深入,"金九"并未迎来,探路的"银十"却遭受打击。根据北上广深最新黄金周楼市成交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国庆期间,一线楼市成交惨淡,购房者预期降价局面并未显现,市场观望气氛浓厚。
数据显示,北京市场二手签约量下跌达三成,上海黄金周成交日均在百套徘徊,深圳市场更是大幅跳水,6天时间一手商品房成交量仅155套,不足去年同期10%,广州同比下滑达六成。
上海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当前处于阶段性的市场博弈阶段,如何激活当前的楼市成交量,缓解当前库存相对较大的市场压力,同时使房价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成为当前楼市发展的关键。
成交集体跳水
限购预期的扩大化,导致今年9月楼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成交量创下新低,库存持续攀升。然而期待的"银十"局面却遭遇冷门。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成交量大幅跳水,购房者对于小打小闹的折扣并不买账。
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今年10.1-10.6期间,北京市新建商品房网签总量为777套,与去年国庆同期成交量相比下跌了5.7%,与9月份同期相比下跌了近15%。
然而从北京二手房成交来看,成交更为惨淡,国庆前6天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89套,与去年同期成交量相比则下跌达35.5%,与9月份同期相比则大幅下跌了近94%。
高价盘集中的上海地区,不仅今年9月成交量创下5年来新低,十一国庆期间成交也不如人意。在此期间举办的上海楼市秋交会,尽管入场人气高涨,人流量达13万多,但现场成交仅203套,开发商实际折扣不多。国庆期间上海一天一手商品房成交量仅在百套徘徊。
今年广州区域,楼市成交异常惨淡,根据网易房产数据中心统计显示,国庆期间(10.1-10.6),广州一手住宅网签仅584套,网签均价为10440元/平方米,与去年同期1749套相比,大跌66.6%,网签均价同比跌14.4%。
除了北上广,深圳可算是今年黄金周成交最为冷清的,80余盘参加的秋交会也并未刺激购房者的买房计划。
据某机构数据,10月1日-6日期间,深圳一手商品房签约155套,成交均价2.1203万元/平方米,而相比去年同期2313套的量来说,今年仅是去年成交量的约0.6%,同期下跌更是高达九成。
世联地产市场研究部分析认为,2011年年初至今,深圳房地产市场因金融政策的压力,当地政府限价政策的影响,在多重政策的影响下,深圳的开发商和购房者观望心态浓重,导致供应和成交均不活跃。
后市供应加大
下半年开始,限购扩大化,金融货币监管收紧等政策影响下,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遭受重创,伟业我爱我家机构数据显示9月北京朝阳、海淀、顺义、通州、大兴等几个主要城区成交量同比下滑超过三成;上海9月成交量更是创下近五年成交量新低;深圳9月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1745套,仅约为今年8月成交的六成。
紧接着十一黄金周楼市可谓惨淡,银十开局不利已成事实,行业分析认为由于限购因素,需求被压抑,尽管有折扣但力度不大,同时后市大量盘入市导致购房者对楼盘降价预期强烈。
据悉,10月份期间,北京区域将有30个左右的新盘计划入市,其中不乏低价入市楼盘,郊区货量上万套;广州10月推盘量更是达到77个,创下新高。
世联地产市场研究部指出,深圳今年第四季度供应潜力巨大,而目前深圳房地产市场中的观望情绪仍然较为浓重,在供应偏少且被限价的情况下,新入市楼盘的开盘销售率较之前出现了一定的下降。
房价博弈加剧
尽管预期后市供应量将会极大释放,然而在价格方面,开发商却表现不一。网易财经在国庆期间收到不少广州楼盘促销信息显示,以少量一口价单位来吸引客户,以3万抵6万,送装修等常规优惠。
深圳"十一"黄金周期间成交量惨烈,但成交均价同期却并未下跌多少。在十一深圳秋交会上,集结近80楼盘项目,大部分以推广为主,折扣也在9.8折等。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当前仍处于阶段性的市场博弈阶段,如何激活当前的楼市成交量,缓解当前库存相对较大的市场压力,同时使房价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成为当前楼市发展的关键。十一期间对于各大房企来说,无疑这也将成为各个项目进一步试探市场的一个机会。
网易财经获悉,7月底,万科掀起的万团大战促销方式,再度升级,优惠翻了20倍,从此前总价优惠5000元,到当前最新的10万元。在日前的秋交会会上,该开发商更是推出1.1万元/平方米的,全深圳最低价盘,但已售罄。
此前就有机构人士指出,开发商将为冲业绩,剩下三个月将会迎来开发商策略性降价。张宏伟认为,十一后宏观市场楼市成交均价还会维持当前企稳的状态,但成交量有可能会由于房企策略性的调整而逐步走高。
他指出一些大型开发商的通过高速周转的市场策略,不仅仅对于回笼资金减轻公司财务压力有重要作用,并且对于调节在一定时期内市场库存,对冲库存量过大对市场的负面的影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