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关注 >> 浏览文章

为何总有人感觉手机行业“抄袭”那么严重?

时间:2015-12-15 | 栏目:热点关注 | 来源:不详 | 编辑:蝌索窝pc354.com | 点击:885 【点击复制链接】

图片点击放大

 

  某某手机又开发布会了,每次见到这样的报道,紧跟着,“抄袭”、“不要脸”、“还有没有创新精神”等言论就会随之而来,厂家没救了。(其实各行各业都存在这个问题)

  我们的手机厂家好像跟“抄袭”这个词撇不开关系了,凡是“新品发布会”都往往被冠以“抄袭发布会”,从产品的营销、设计,到推广手段,甚至发布会的本身形式,都会被贴上“抄袭”的标签。

  在很多人眼中,手机,特别是国产手机,好像没有任何一个细胞是“原创”的,满身的“偷盗”基因。

  那么,真的是“抄袭”吗?

我觉得很多人都挺奇怪的,自己明明就是“抄袭”者,会对别人横加指责,你吃的方式、穿的动作、行的姿势、住的态度,哪一项不是“抄袭”的结果?你说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是别人说过的用过的,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抄袭”?

  我不是说“抄袭”是完全正确的,但离开了“抄袭”,这个世界如何发展?

  如果说抄袭,苹果出的大屏iphone,那么后来只要是大屏手机是不是都算是抄袭苹果?如果算,那微软1996年就推出适用于移动端的WinCE系统,到2000年的Pocket,随后的多普达推出了大屏的带微软移动系统的智能手机,而Iphone第一代2007年才开始上市,到底是谁在“抄袭”?这还不算没落的nokia手机和他的塞班系统。

  再从外形上来说,这是最为被广泛吐槽的“抄袭”点,不管手机如何更新换代,如何变换工艺,甚至颜色,总会被人冠以“又是抄袭”的头衔。

  试问,一部手机就一块大屏幕加几个按钮的事,再怎么设计,总有“撞衫”的可能性,就像小汽车都是4个轱辘1个车身,是不是改为3个或是5个轱辘就不叫抄袭?手机是不是非得加几块屏幕或是设计成三角形就算是“创新”呢?真这样创新,满足了你的意愿了,你会买单吗?

  答案肯定是“不会”了,对吧?

  那么,手机厂家,为什么非得抛弃主流的,被人广为接受的设计思路去玩“创新”找死?

  手机厂家看苹果出大屏、出土豪金、玫瑰金,甚至“白带”、凸出的摄像头都要模仿,为什么?从营销上来说,这叫”借势营销“,有那么高曝光度的”卖点“,不借势发挥一下,那么那个厂家的营销团队和设计团队就该全体卷铺盖滚蛋。

  苹果手机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人的喜好也有不同,苹果手机的优点是自己喜欢的,缺点又是可接受的,那么就可以买苹果手机,但假如优点对自己来说不明显,缺点又觉得很显眼,那就不会考虑。这个决策很简单,每个人的消费观念和需求多样性决定的。

  这些不选择苹果的用户,就是别的厂家的潜在客户,既然是自己的潜在客户,做为营销人员和商家来说,就要研究客户的心理,他们喜欢什么?为什么不买苹果?

  因为苹果价格高?OK,我给的价格低;因为苹果是方头方脑的,OK,我出更加圆润的机身;苹果的金属(塑料)机身我不喜欢,OK,我就出塑料(金属)的......打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差异是有了,作为行业”标杆“的苹果来说,他的身上总有闪光点是可以吸引消费者的,那么这些点,就是”借鉴(抄袭)“的源动力。玫瑰金漂亮,OK,我也有玫瑰金,”白带“看久了也顺眼,OK,我也加上”白带“,摄像头凸出好像也可以接受,OK,加上相关组件,我也玩凸出......用借鉴来摧毁消费者防线。

  你有金属机身、白带“异长”、摄像头凸出放在一起,消费者不喜欢了,我就分别出金属机身的机器、白带“异长”的机器、摄像头凸出的机器,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需求。

  这算不是抄袭?明面来看,肯定算。

  那么”借鉴“有错吗?对厂家来说,通过借鉴,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快速获得市场认可;对于消费者来说,多了更多选择,更加多样的商品给“选择恐惧症患者”得到了”特效药“,而被“抄袭”的厂家也没有什么损失,因为这些“借鉴”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给自家商品的特色做了间接的推广。

  当然,过分的“抄袭”,自会有厂家去进行维权。

  但做为消费者(特别是有些中国的消费者),自己就一直是“抄袭”的受益人,却一直站在道德的高点为厂家摇旗呐喊“不要抄袭”,我觉得很不能理解。

  有人说抄袭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让创新的人不敢创新,我觉得这个想法太可笑了,抄袭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也没见创新的毁灭,相反,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更广阔和更稳固的市场,逼迫厂家不断的进行着创新,假如一个企业因为一个产品就能垄断一个市场,那才真的是创新毁灭了,因为厂家不需要创新也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利益,为何要创新?

  我们幻想着这样一个场景:苹果手机因为出大屏手机,一个按钮,指纹识别,OK,因为不能抄袭,其他厂家就不能出大屏、要多个按钮... 这个市场被一家“霸占”了,最终对厂家来说,市场做不大,对消费者来说,可选余地少,因为需要,不得不接受自己不能接受的商品,对行业来说,因为没有竞争,行业没有了活力,离死也就不远了。苹果手机和他的iOS,不也一直在“抄袭”安卓手机阵营的一些设计思路吗?

  离开了“借鉴”“抄袭”,那么社会才真的没救了。所谓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抄袭”是借鉴和发展,不是生搬硬套,我们该鄙视的是只为了眼前利益盲目照抄,而应该鼓励“借鉴-思考-发展”的良性手段,而大多数活的好的厂家,正是这个手段最强有力的执行者才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作为消费者,不要盲目的站在“抄袭”的对立面,因为你自己也是抄袭的受益者,不要看问题的表面,更要了解深层的原因。

 

 

2015.12.15 科杰在线pc354.com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