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在国际贸易特别是期货交易中所起的左右和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独一无二。没有黄金有白银,没有白银有铅锌铜铁。没有大米有小麦,没有小麦有玉米大豆。
石油却没有任何替代品,虽然煤炭也是能源,但是比起石油的成本和适用面完全无法比拟。因为石油不仅是能源原材料,同样是很多工业原材料,而最重要的是国际金融政治大战的工具,而在当前各个国家,虽然鼓吹新能源页岩气革命,但是石油贸易仍然是当前国际贸易中的最重要的贸易,石油能源还是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占据重中之重的地位。
故,油价涨,国际各种商品都将面临成本提高,价格上涨;油价跌,国际各种商品价格下跌。而造成油价涨跌的无非就是沙特油老板和俄国人伊朗控制的供应市场,还有美国人最近掀起的页岩气革命造成原油进口国变成输出国也加入供应方阵营。而需求方很简单就中日韩欧,而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不振,需求不行,全球能源市场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本来多哈会议的目的在于油老板们互相协商下石油市场在面临全球需求不足,但供应过剩的情况下,互相减少产量,避免原油由于过量供应导致价格大跌,而大家共同利益受损。
回到石油价格上,一方面进口原油会征收高达40%-50%的进口税外,另外一方面,原油市场还和房地产一样充当央行吸收通货膨胀的工具。当前国内规模庞大高达30万亿的地方债,以及生怕国内宏观经济不死的各种加杠杠的金融工具使得总体债务市场规模膨胀到央行除了开闸放水主动通货膨胀来全民第二次间接征税外,没有任何办法解决这么庞大的债务问题。二石油非常不幸,就成为央行选择来承担通货膨胀的工具,所以高油价必然。何况,什么都涨而石油不涨完全不符合国内经济逻辑。
索罗斯卷土重来言之灼灼说中国地方债市场面临崩盘,经济硬着陆不可避免,但是只要央行通过高额通货膨胀,主动向石油和房地产注水,提高油价,自然地债务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30万亿地方债,摊人头一人平均征收3万就可以了,股市上次从5000点下来,不就收割了一批,所以30万亿不是什么大问题。大问题是凯恩斯提到的流动性陷阱,也就是当通货膨胀玩到一定程度,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完全失效,央行完全失去对宏观经济的控制。这才是真正的致命。
如果房地产和石油是央行肆无忌惮放水的左膀右臂,那么在国际油价大跌的情况下,央行无疑是已经断了一臂。国内的原油市场在国际低价油的冲击下,非但不能吸收通货膨胀,反到需要央行从中抽水,需要央行解决债务。自然地央行也就只好抬高油价,让老百姓来承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