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29日发布中央部门单位2015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的公告(下称公告),科技部、卫计委等10个部门出现设备、资金、房产等闲置问题。
多个中央部门单位出现设备闲置
根据公告,多个中央部门单位都出现了设备闲置问题。
环保部所属环境监测院2005年至2009年购置了10台(套)空气压缩机、钻进设备等野外大型生产设备,价值597.97万元,自购置以来一直闲置。
水利部所属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年支出728.93万元购置的数据、软件等,至2015年底闲置未用;所属项目建设办公室2009年投入155.40万元开发完成的信息系统,至2016年3月尚未投入使用。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所属中国电影资料馆,2007年以来将价值6163.13万元的设备交由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北京影视后期制作分公司、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无偿使用,其中111.74万元设备账实不符,257.90万元设备闲置,505.16万元设备已报废。
卫计委所属宣教中心使用财政资金1170万元建设的原国家人口计生委视频会议系统,2010年至2012年仅使用召开14次会议,2013年以来因设备故障等已不能正常使用。
近3000平方米办公用房闲置7年
除了设备外,环保部、税务总局等部门单位还被发现房产闲置问题。2015年,环保所属土地整治中心租赁的160平方米办公用房闲置1年,涉及租金20.44万元。至2016年3月底,衡阳市国家税务局综合业务用房有2174.91平方米闲置未使用。
不仅如此,有些部门在房产闲置的情况下仍额外申请住宿经费或斥资租借办公用房,被审计署要求科学统筹使用,提高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例如,2009年至2013年,银监会所属北京银监局支出617.07万元购置的3套交流干部用房长期闲置,而该局2010年至2015年接收的异地交流干部又申请专门经费在宾馆住宿。人民银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已有房产闲置的情况下,2015年与酒店签订长包房住房协议用于安置借调人员,支付住宿费62.99万元。
科技部所属的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信所和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等也出现此类问题。截至去年底,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2916平方米办公用闲置7年,中信所将8422平方米闲置办公用房对外出租。与此同时,所属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等6家单位使用2188.65万元财政资金,租用8712.72平方米办公用房。
申请预算花不完 7年结转7000多万
审计发现,资金闲置问题也非个别现象。2008年以来,人民银行所属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每年申请约3000万元预算资金专项用于系统建设和维护,但每年均有近千万元项目资金未按计划执行,导致逐年大量结转,至2015年底余额7188.89万元。
此外,截至2015年底,交通运输部本级2820.49万元资金长期闲置,未纳入预算管理。至今年年2月底,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2011年至2015年共同批复并下达的4个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42亿元中,因项目规划调整和市场价格变化等原因,有3.42亿元闲置在项目单位或地方财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