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报道,蔡英文将于“二二八事件”70周年纪念日当天出席“中枢纪念仪式”,并发表落实“转型正义”的谈话,同时宣布3月1日正式启动“国家转型正义调查报告”。蔡英文26日在脸谱上贴文表示,推动“转型正义”是台湾最重要民主工程之一。她透露,作为推动“转型正义”的重要成果,“二二八事件”档案已全部解密,档案数量约有137万页。
伴随着“解密潮”而来的,则是被民进党视为“二二八元凶”的蒋介石再度成为绿营的“眼中钉”,“去蒋”议题再度在岛内引爆。民进党“立委”郑宝清等人日前在“立法院”提出临时提案,要求“行政院”“教育部”依法要求各级学校拆除蒋介石塑像,真正落实历史教育,提案称蒋介石是20世纪杀人魔第四名。台湾“中央社”称,在民进党“立委”提案之际,包括雾峰区公所等地的3处蒋介石塑像,被发现遭人涂上红漆,脖子上还挂着“二二八元凶,世纪杀人魔”的抗议牌子。
为推动“转型正义”,台“文化部长”郑丽君25日宣布,中正纪念堂有必要转型,要将中正纪念堂商店内有关蒋介石的商品下架停售,开馆、闭馆时,停播“蒋公纪念歌”。有激进“独派”团体还在网络上进行煽动,扬言要在2月28日当天冲击中正纪念堂,拉下蒋介石雕像以解仇恨。绿营“消费蒋介石”的行动中也掺杂着许多荒诞举动。台湾TVBS27日称,针对台南市政府为纪念“二二八”推出系列活动,由台南地方各路“挺扁”人士组成的“陈水扁联谊会”宣布28日将在台南市举行“哀悼二二八大屠杀70周年、台湾建国、阿扁无罪大游行”,强力呼吁蔡英文在最短时间内特赦陈水扁。此举引发岛内网民纷纷调侃:“贪污犯也可以披上政治迫害受难者的外衣”“真正让人耳目一新”。
面对民进党当局一连串的“去蒋化”动作,国民党要员纷纷展开反击。国民党主席洪秀柱26日表示,台湾有许多事情值得关心,但民进党政府将“去蒋化”或消灭国民党摆到第一优先位置,只是为了掩饰施政无能而利用意识形态来维持政权,令人非常失望。国民党主席参选人吴敦义27日批评蔡政府不思拼经济及改善两岸关系,却意图让意识形态斗争掩饰执政的缺失。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胡文琦更痛斥,民进党政府上任后持续以意识形态“治国”,上至“追杀党产”,下至蒋介石玩具商品下架,都只是掩盖施政的无能,所以只能用意识形态来唤起死忠支持者的回归。
“真相是蔡英文根本不要中华民国”,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27日发文称,应用民主、自由纪念“二二八”,以真相抚平伤痕,但民进党政府“转型正义”的虚伪,蔡英文说不出的真相和目的,“其实是他们根本不要中华民国,他们要的是一个专属民进党的新国家!”郝龙斌称,“转型正义”对民进党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二二八真相”“转型正义”对民进党来说,永远是选票提款机。
面对激进分子在网上发起的“二二八拉倒自由广场蒋介石塑像”活动,国民党方面27日到台北地检署举报告发,指责毁损古迹行为相当不耻。台“文化部长”郑丽君27日晚些时候宣布,为尊重“二二八”纪念活动,避免社会对立,中正纪念堂28日闭馆一天。在中正纪念堂“转型”修法未完成前,往后每年2月28日都会循此模式办理。
科杰在线注:
“二·二八事件”又称“二·二八起义” ,发生于1947年2月28日,是台湾省人民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运动。
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警员“台北天马茶坊”的街头买烟,说了不标准的国语”多少钱”,而烟贩林清迈听不懂“国语”,随后当地的地痞混混在旁起哄:“国民党警员抽免费烟”,之后人民开始围观,国民党警员想掏枪驱逐围观群众,枪口顶到烟贩林清迈致其流血,随后有人说“杀人啦”“杀人啦”,之后的撤离过程中开枪误伤当地群众陈文溪。
1947年2月28日,台北市民罢市、游行请愿要求交出罪犯,又遭国民党当局的镇压,激起了民众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暴动。几天之内,暴动民众控制了台湾省大部分地区。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急电南京求援,国民政府调驻守上海的21军在基隆登陆,进驻台北,对群众进行大规模镇压,运动最终失败。
“二二八”事件,至为复杂。除国府军队、本省平民、学生和流氓介入之外,还有大量的日籍军人与日本浪人,也在兴风作浪。后者危害尤其严重。陈仪曾向蒋介石汇报,“‘留用日人’中,亦有想乘机扰乱者。”“前日人统制台湾时代所放逐火烧岛之浪人,光复后均能放回台。工作无着,旧性复萌。此次暴动中最毒最有力之分子,即系此辈。”原台籍日军,甚至结成“海南岛归台者同盟”、“若樱敢死队”、“暗杀团”等组织,袭击外省人。
此外,据原台盟中央顾问吴克泰回忆,事件发生后,“在台北的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都立即投入到群众斗争中去……地下党成立了全岛性的武装斗争委员会……台中、高雄、屏东、宜兰、基隆、新竹、彰化等地都开展了不同规模的武装斗争。”
在岛内局势面临失控的时候,美国又介入其中。一些要求“独立”的台湾人,上书美国政府,要求联合国托管台湾。美国驻台副领事葛智超等也四处活动,鼓吹“台独”,“散播各种不实谣言,制造各种纠纷,混淆国际视听,致使事件不断地蔓延、恶化。”美国驻台领事馆甚至对本国政府明确表明立场,“领事馆认定唯一实际的解决办法是美国自己立即介入,或代表联合国介入。”为防止台湾被托管,蒋介石遂不得不下令出兵“平叛”。
但鉴于中美关系、中日关系都是战后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且须避免伤害台湾民心,故在追究事件责任时,国民政府竭力回避日、美因素。蒋介石指示,“其参与此次事变有关之人员,除共党煽惑暴动者外,一律从宽免究。”由此,在整个“戒严”时期,“二二八事件”被片面定性为“共党阴谋”,成了岛内的禁忌话题。
“戒严”解除后,台湾当局致力于“二二八事件”的平反。但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民进党为在选举中打压国民党,一再重提“二二八事件”,将之打造为台湾民众反对国民党“外来政权”及威权统治的一次民主抗争,刻意夸大省籍冲突与族群矛盾。以至于台湾学者杨渡,2006年在《联合报》撰文批评道:“今天台湾研究二二八的人,仿佛只有一种声音,却忘记了台湾人也曾是暴动的发动者、加害者。在二二八的历史里,本省人外省人都有受害者。如果事情只有一种面向,历史怎么会有真实?和解,应该是一种互相倾听、互相了解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
台湾前“新闻局”官员、作家郭冠英,亦在2013年公开对媒体说道:“‘二二八’的真相只讲了一半,另外一半被刻意掩埋,另一半的受害者是外省人,怎么没有人提?这些被残杀的外省妇孺资料汗牛充栋,极为残忍,妇女被奸杀,小孩被打爆头,简直不能够引述,为什么都被视而不见,政府档案不谈这一段,纪念馆没有这一页,这些无辜的受害者没有得到一点补偿。”
略言之,在各种政治定性中,当以马英九对“二二八事件”的表述,较为客观,即:“二二八事件不是族群冲突,是‘官逼民反’,希望60年后看待这个事件,要抓住重点,大家要和解、和谐。”。…[详细]须知,操弄历史真相者,亦必被历史真相所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