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关注 >> 浏览文章

吃个虾却造成要截肢的后果,皮皮虾的毒性让人惊悚

时间:2015-08-18 | 栏目:热点关注 | 来源:不详 | 编辑:蝌索窝pc354.com | 点击:4021 【点击复制链接】

图片点击放大


  仅仅是被濑尿虾(大家常称的“皮皮虾”)扎了一下手指,珠海市民谭先生送到医院时已是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高烧不退,右手肿胀发黑流脓,差点丢了命。到底是为什么?

  今年64岁的谭先生平时身体还不错,近日上午,他在处理海鲜时不慎被活蹦乱跳的濑尿虾扎了一下右手手指,当时只是小小渗了一点血,谭先生觉得问题不大,也没做什么处理。到了晚上,谭先生就突然出现寒战,发高烧到40 ,整个右手前臂及手掌都红热肿痛。送到医院后,医生对症用了各种抗生素,效果都不明显,谭先生仍继续发高烧,右手肿胀加重,皮肤都开始流脓坏死。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呢?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原来谭先生是感染了一种叫做“创伤弧菌”的细菌,该病死亡率极高,当地医院建议谭先生必要时可能需要截肢,再行针对性处理。

  随后,谭先生被送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疗。据该院普外科蒋晓松主任向记者介绍,谭先生送到医院时已是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高烧不退,右手肿胀发黑流脓,如果不及时处理,临床死亡率超过70%。

  “创伤弧菌是普遍生存在海洋中的一种细菌,如果接触到被这种细菌污染的海产,如被海洋鱼类、贝类、虾、鱼钩等刺伤或食用生蚝、生鱼片等,都可能感染此菌。临床上常造成严重的败血症及肢体坏死,过程相当迅速,且死亡率极高,甚至有研究发现,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蒋晓松主任告诉记者,通过系统的处理,目前谭先生的病情基本稳定,右手总算保住了,也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医生提醒大家,创伤弧菌普遍生存于海洋中,5到10月是高发期。建议接触海水或生吃海鲜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处理虾蟹、生蚝、海鱼等海鲜时应戴手套,以防止扎伤;建议海产类食物绝对要煮熟再吃,因高温可以杀死创伤弧菌。

相关知识:虾蛄,英文名为Mantis Shrimp(螳螂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掠虾亚纲,口足目(这个亚纲下面就一个目)。其中除全为化石种类的古虾蛄科(Sculdidae)外,现生种分7个总科:深虾蛄总科(Bathysquilloidea)、指虾蛄总科(Gonodactyloidea)、虾蛄总科(Squilloidea)、琴虾蛄总科(Lysiosquilloidea)、红虾蛄总科(Erythrosquilloidea)、宽虾蛄总科(Eurysquilloidea)和仿虾蛄总科(Parasquilloidea)。全为海生。掠虾类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现存500余种,绝大多数种类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见于温带。中国沿海均有,最常见的品种是虾蛄科,口虾蛄属的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在中国各海域中均有分布;南海种类最多,已发现80余种。中国不同地域的老百姓对于虾蛄的叫法不一,如:虾蛄、虾爬子、爬虾、虾虎、皮带虾、虾婆、虾公、濑尿虾、撒尿虾、拉尿虾、虾狗弹、弹虾、富贵虾、琵琶虾、花不来虫、虾皮弹虫,蚕虾、虾不才、水蝎子、皮皮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