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养生确实是大道至简。像梳头、揉腹、踮脚这些小动作,虽然看似无奇,但只要每天坚持做,却比吃什么都更能强身健体。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其中蕴藏的奥秘吧!
1、梳头
梳头的好处
通经活络:经常用梳子梳理头发,能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改善头发营养。用脑过度感觉疲倦时,梳头数分钟,则会感到轻松舒适。
促进血液循环:“发为血之余”,常梳发还可使头发根部血液循环加快,细胞得到充分营养,从而令发根坚固,发色黑润,并起到耳聪目明、醒脑提神、养生保健的作用。
清洁头部:梳理头发还可以清理头发里面的灰尘、污垢、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物,以及夹杂在其中的微生物,使头部保持清洁,促进头部的皮脂腺分泌,改善头部皮肤的新陈代谢。
正确的梳头方法
于清晨起床后、午休和晚上睡前梳头数次。十个指头,沿着前额发际向头顶作环状揉动,再由头顶揉向后发际,然后再由两鬓向头顶按摩,速度缓陵、柔和,如此反复数次。
也可以利用梳子操作,但不要用塑料或者金属梳子,而要用桃木或角质梳,从前额头顶梳到枕部;再从后面向前梳;再自左向右,自右向左,如此循环往返梳头数次。梳头时不要太过用力,以免刮破头皮,速度也要均匀。
梳头除用手指外还可用梳子,梳子以木梳为好,南方产的以竹为原料的密齿梳子效果最好。梳头时应用力均匀,不宜硬拉,以免损伤毛囊,使毛发折断、脱落。
2、揉腹
按揉腹部的好处
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现代医学认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这对老年人尤其需要。
经常巧妙地按揉腹部,还可以使胃肠道黏膜产生足量的前列腺素,能有效地防止胃酸分泌过多,并能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揉腹还可以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这是因为按揉能刺激末梢神经,通过轻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按摩,使腹壁毛细血管畅通,促进脂肪消耗,防止人体大腹便便,从而收到满意的减肥效果。
经常按揉腹部,还有利于人体保持精神愉悦。睡觉前按揉腹部,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对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起到辅助治疗的良好作用。
按揉腹部的手法
一般选择在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清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腹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或腹部有急性炎症(如肠炎、痢疾、阑尾炎等)时,不宜按揉,以免炎症扩散;腹部有癌症,也不宜按揉,以防癌症扩散或出血。揉腹时,出现腹内温热感、饥饿感,或产生肠鸣音、排气等,属于正常反应,不必担心。
3、踮脚
踮脚的好处
护心脏:踮脚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50次左右,让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有益于人的心脏、心血管健康。
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人腿部有大量血管,踮脚时腿部肌肉一紧一松,血液也会随之迸出回流,从而促进了腿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环,使人体脏器组织的血氧供应增加,机体代谢率提高,达到消除疲劳的作用。
护腿:踮脚可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缓解下肢酸胀、乏力,解除疲劳。
踮脚花样多
站着踮脚:双足并拢着地,用力抬起脚跟,然后放松,重复20~30次。
踮脚尖走路: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身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可自我调节,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用足跟走路可锻炼小腿前侧的伸肌,脚尖和脚跟交替行走还能强身健体。不过,患有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的人要慎用此法。
坐着踮脚尖:膝盖与大腿保持水平,将两个矿泉水瓶放在大腿上,进行负重练习,每次踮30~50次,速度以自感舒适为宜。
躺着勾脚尖:卧床休息时,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每次做20~30下即可。
中老年人每天踮脚对由下肢循环障碍引起的小腿酸胀、足跟痛等不适有一定疗效。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损伤膝盖,这对很多膝关节不是很好的老年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锻炼方法。